沈莉,女,高中文化,1972年5月生,德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家住德江县潮砥镇潮砥社区上街组。她一生植根于农村,坚持为选民群众代言发声,人们称她叫“特色代表”。她说:当人大代表,就要当出特色,为民行权,为民发声,为民办事。
走进潮砥镇、县人大代表沈莉的家中,潮砥扣肉、潮砥腊肉、潮砥香肠的香味扑鼻而来,味道无法形容。她始终不忘初心,躬身力行,领跑在乡村农特产品发展的“主赛道”上,用“三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助推镇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用心谋,争当产业“引路人”。她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与“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聚焦农特产品发展,带头探寻发展新路子—加工特色产业。她走访农户,深入调研,发现扣肉、香肠、腊肉是潮砥群众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精选食材经手工制作的地方名菜。能否将零星的加工农户集中起来统一加工,统一命名,统一销售,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家乡的知名度,还可以带动一方群众增收致富。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此,潮砥扣肉、潮砥香肠、潮砥腊肉有了自己作坊、有了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销路。她经过不懈努力,带领10余户群众走上了农特产品发展之路。
耐心教,当好群众“指导员”。在镇人大的联系指导下,她带领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群众投身到特色产业发展中,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选肉、如何砌肉、如何配料、如何搅拌等?“大家和拌的时候辛苦一点,用力大一点、多和几道,这样才入味,才更香”,沈莉耐心地指导着。据了解,在她的带动下,仅潮砥社区就有20人从事特色产业生产,不仅解决务工难的问题,还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人们称她为“特色代表”,好“指导员”。
真心做,争当产品“销售员”。“好的产品,要卖得出去,群众的口袋才能鼓起来”。这是她思考最多的问题。于是她东奔西跑,到学校、宾馆,到遵义、贵阳、重庆等地推销产品。由于管理得好、风味极佳,潮砥扣肉、潮砥腊肉、潮砥香肠广受人们喜爱,有的订单,有的网购,还有点……她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线上主要销往遵义、贵阳、重庆等地;线下卖往周边县城、学校、群众。目前,供不应求,做到了规模化、产业化、链条化的销售模式,为打造“一村一品”奠定了基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