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您当前位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人大代表 >> 浏览信息
代表风采| 冯春:不负青春,奋斗成就梦想
更新时间:2024/07/25   来源:    关注人数:431

一位名叫蒋巍的作家,在《国家温度》贵州篇章中,曾这样写道:“贵州人,生下来就与山为伴。活在贵州,人生没有行走,只有登攀。”这不仅仅是对贵州地形的描述更是对贵州人向上、登攀、勇往直前精神的肯定。而冯春作为德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春晖使者、德江县龙泉嘉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发起贵州万春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他的成功蜕变,是贵州人向上、登攀、勇往直前形象的一个缩影。

1.jpg

初心系群众,用真心赢来民心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一遍。通过对岸山村实地调研分析,2017年,合作社发起人冯春,与村里几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贵州省农科院果树所、品资所和德江县科技局退休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在村里发展起了水果产业。目前水果基地初具规模,已相对集中连片高标准建果园497.6亩,主要以柑橘为主。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村里有两种老品种李子,与现在新品种李子的成熟期、果形、味道等不太一样。于是他们在经过多次的嫁接、实验后,把两种老品种李子的优良基因融合一起,培育出独特的“岸山李”。岸山李属于晚熟杂交型品种,其挂果周期长、口感独特、风味足,酷似心形,掰开一看,果肉为血红色,汁液充足。随后,他和合作伙伴陆续种下50亩岸山李苗。

冯春的敬业精神和努力拼搏,引起了乡党委政府的重视。水果基地为丘陵山地,坡度较陡,提水困难,在实地了解情况后,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先后共修建了产业路3公里、水池2个,2023-2024合作社自行探索研发山地水、肥、药一体化管护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管护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目前,合作社辐射带动岸山村、大石板村居民105户391人,带动11人长期就业,实现每年增收20多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岸山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未来亦可期,用绿色成就品牌  

夏日炎炎,有“李”超甜!合作社注册商标为“瑞岸山”的岸山李从2020年开始进入挂果期,经过几年精心的管护,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早已在市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当前产品逐渐成熟,进入采摘销售季。走进李子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尽是丰收景象,一棵棵晶莹剔透的李子缀满枝头,沉甸甸的李子压弯了枝条,工人们穿梭于李子树林间,采摘、分拣、包装、称重,脸上个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jpg

“这段时间特别忙。”工人张小芳说,他和姐妹们每天早上六点钟就开始采摘,除了中午午休时间外,基本上都在果林下穿梭,一直要忙到下午六七点才收工回家。尽管大家都很疲惫,但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品尝、购买,心情就如李子一样甜蜜,再苦再累都值得。

德江县龙泉乡岸山村,距离县城仅有半个小时车程,交通方便。由于李子口感好,每到成熟季,都会吸引县城及周边大量游客前来采摘、体验。

“没有白跑一趟,确实好吃。”德江游客杨倩、张佳仙姐妹俩每人采摘一颗朱红色的李子,放到衣袖擦一擦后,轻轻咬一口,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竖起大拇指点赞:味道安逸,今天先买几十斤回家,后面还要带着家人或朋友直接来采摘、品尝。

目前岸山李“除了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外,其他省份都有销售固定的客源。”合作社负责人冯春自信地介绍,今年进入盛果期,预计可产十多万斤,除去部分损失后,可达八万斤。按照最低价格12元/斤,产值可达90多万元。据悉,2024年柑橘类产品15万余斤左右,产值约6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岸山村的经济发展。

岸山李、岸山柑橘市场评价口碑极高,成功地形成一村一品,创建了地域品牌。当前该基地被评定为“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省特色柑橘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


Copyright 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trrdw.gov.cn 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花果山 电话:0856-5223869
黔ICP备19004555号 技术支持:铜仁市传媒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2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