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思南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和瓮溪镇第八届人大代表,瓮溪镇大塘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朱应飞始终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融入一言一行,创新发展理念,致力乡村治理,认真履行职责,坚守为民初心,倾听群众意见,积极建言献策,当好人民的代言人。在工作中,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他坚持把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不断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着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大塘村有一面积30余亩的闲置鱼塘,他一直盼望着将此处盘活,发挥土地价值,实实在在给村民带来收益。2022年底,朱应飞动员村委会班子积极学习整治撂荒地的先进做法,入户走访、征求民意,并结合大塘村实际,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村集体合作社名义贷款60万元,采用自营管理的方式盘活闲置鱼塘,将鱼塘分成4片,利用优质水资源发展生态渔业,养殖黄辣丁、草鱼、鲢鱼和翘嘴等多个品种,产值达100余万元,带动10余人就业增收。此外,朱应飞还乘着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东风,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申请财政衔接资金54万元,由村集体统筹整合,动员20户农户以入股方式流转土地800余亩,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林中幼林抚育和林改培采伐的松木发展茯苓种植,创收23万余元,利益联结脱贫户86户150余人,有效带动周边200余人务工增收。
为抓好基层治理,朱应飞坚持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共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等,着力缔造和美乡村。根据大塘村情实际,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乡风文明的突破口,利用广播、宣传栏、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孝老爱亲”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着力打击赌博、迷信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他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高效运转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度、有利治理”原则,结合村庄地域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因地制宜划分网格区域,积极推选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民小组长、离任村干部等担任网格团队成员,推优选聘网格员2人,联户长22人,形成以联户为单位,以网格员、联户长为代表的上下联动治理体系,为推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凝聚正能量,不断提升乡村文明新风尚。
朱应飞深知,只有真正扎根到群众中,广泛深入与群众沟通交流,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履职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作用,坚持心往下沉、脚往下走、力向下使,走街串户、座谈问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他积极发挥代表的宣传作用,在田间地头和街头巷尾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把群众最需要的理论政策送到身边,进一步引导群众更加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他认真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制度,及时将党务村务财务向本村群众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同时,通过入户走访,掌握民情民意,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和表达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积极建言献策和提交议案建议,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谋幸福,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朱应飞一直以来秉承的信念,三年多来,他始终坚守岗位,冲在前、干在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自己的脚印留在农户的田间地头,不断践行着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为乡村振兴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