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您当前位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浏览信息
石阡人大:“五个强化”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3/11/29   来源:石阡人大   作者:文 静    关注人数:939

近年来,石阡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的定位要求,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注重强化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建议督办、帮扶结对、代表引领五个方面工作,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石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强化调研视察,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定位,把“乡村振兴为什么”、“乡村振兴干什么”、“乡村振兴怎么干”作为重要议题,对计划执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通过专题调研、视察、听取专题报告等形式,依法有效开展监督。自2022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相继对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国土空间规划,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专题调研。连续两年4月、9月分别对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情况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特别是针对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管理工作,通过调研形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提出了“创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杜绝违章建设,强化乡风教育”“坚定信心抓产业、加大投入抓管护、加大宣传抓品牌、加强配合抓营销、强化扶持抓企业”等审议意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并得到县委的高度认可。县委书记田运栋在《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调研报告》和《关于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上作出“报告找准了症结,建议可行,操作性强,请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等肯定性批示,为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添势赋能。

强化执法检查,护航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乡村振兴工作领域为监督重点,将乡村振兴有关事项纳入执法检查的内容、专项报告的审议、主任督办件的选择、代表视察的范围。两年来先后围绕对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贵州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为推动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走在前开新局”发挥人大作用,提供法律支持。2022年8月至9月,对全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2023年1月《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施行后,县人大常委会将全县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纳入2023年议题安排,于10月至11月就如何聚焦“五大振兴”推动问题解决、政策落实,促进产业提质、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开展执法检查。促使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科学绘制发展蓝图,落实粮食功能区的划定,统筹好粮食生产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加大和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农业产业效益。同时注重全环节全过程,抓好农业产业标准化、产业链深化延伸、优势产业提档发展、公共区域品牌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确保以有力有效的监督全面护航乡村振兴。

强化建议督办,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加大对代表重点建议督办力度,通过精准交办,压实办理责任,强化跟踪督办,提升办理高质量。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共收集代表建议231件。2022年收集的建议120件,办理结果为A类的有47件,与同期相比,办结率得到提高。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监督即推动、监督即促进的工作质效,针对代表提出的涉及乡村振兴领域的“关于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推进高标准示范田建设”“关于解决农村垃圾治理”等73件代表建议,明确由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领衔,县人大农业农村委和代工委跟踪督办。两年来,力促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聚焦五大振兴,深入实施“五大行动”,科学制定《石阡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2-2025年)》,优化政策扶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争取财政衔接补助资金1.61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项目253个。分配财政衔接补助资金60%用于推动以茶叶为主导,辣椒+家禽养殖为重点的“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加大茶园管护投入,稳定茶园面积43万亩,综合产值30亿元以上。支持资金发展辣椒7.5万亩,产量11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支持资金发展家禽403.5万羽,禽蛋(肉)产量2.8万吨,综合产值7.9亿元。支持创建现代农业园区30个,扶持家庭农场157个,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800家。投资1.02亿元实施农村综合整治项目38个,争取资金1220元完成农村饮水改扩建和维护。

强化结对帮扶,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促振兴,结对帮扶聚合力”的思路,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常委会组成人员做到认真对标、率先垂范,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产业基地、深入田间地头,掌握一线实情、了解民意。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担任乡镇组长或副组长,负责包保联系乡镇(街道)的乡村振兴等工作,每月至少5次以上深入包保联系乡镇、联系村,督促指导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党建组织等工作,把乡村振兴政策落到细处、落到实处。选派两名党员干部到白沙镇三塘村、桃子坪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与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开展座谈交流,共同分析村级发展路径,帮助解决村级发展困难,助推村集体经济壮大。建立“1+X”的帮扶机制,把委室负责人和机关职工共19名干部,调整为两个帮扶村的结对帮扶干部,形成1名干部结对帮扶4-9户的农户的帮扶模式,每周至少3次以上深入帮扶村,开展“大走访”活动暨“听讲帮办”活动,以“院坝会+入户走访”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深度交流、有效沟通,宣传政策要点、倾听群众难点、打通问题堵点。两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支持两个村经费12万元及物资,协调相关部门派技术人员到村指导村级产业发展36次,帮扶两个村发展黄桃250亩、蔬菜(南瓜)200亩,促进两个村1500余亩茶叶产业提质增效。

强化代表引领,聚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人大“双联系”制度,将代表联络站打造成基层代表联系选民的桥梁、履行职能的平台、服务群众的窗口、民主法治建设的阵地,推动代表联络站“特色化”提升建设,打造反映民情的“直通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积极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以创建“三个示范”为抓手,培育打造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代表创建领办创办企业示范点、创建代表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代表联络站示范点,引导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助推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当好政策“宣传员”、创业“示范员”、致富“指导员”,进一步提高代表发展产业积极性,发挥代表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如县人大代表黎明,将其创办的企业作为全县“代表引领茶产业发展示范点”建设,让公司、村集体、农户实现三方共赢。带动聚凤乡农户209户 725 人,常年解决700余人就近务工,年发放劳务工资1500余万元,助力农民就业增收。通过代表的示范引领,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发展各项工作中去,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积极推动石阡县乡村振兴战略步伐。


Copyright 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trrdw.gov.cn 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花果山 电话:0856-5223869
黔ICP备19004555号 技术支持:铜仁市传媒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2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