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您当前位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浏览信息
江口县人大:“四化”强化联络站建设 提升代表履职活力
更新时间:2024/03/02   来源:江口人大    关注人数:1085

江口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通过精准化定位、长效化发挥、多元化活动、专业化履职“四化”模式,使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民意表达的“晴雨表”、调查研究的“建议库”、意见诉求的“直通车”、代表述职的“评议台”,有效激发了各级人大代表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的履职活力。 


功能定位精准化

“四个注重”让代表愿为乐为

注重选址分区。整合资金580万元,将22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分别建在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地、群众家门口,每个联络站(室)设议事室、学习室、接待室、风采室、办公室、档案室六个功能区,使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一头连着代表、一头连着选民”的重要平台。

注重配套设置。坚持代表联络站硬件配套“五个有”、站内信息“五公开”、组织管理“五到位”、活动开展“五定期”工作思路,配备办公设备,制定出台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和年度活动计划,为推动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常态化开展奠定了基础。

注重管理运行。出台《江口县代表联络站管理办法》及评分细则,推行代表联络站与乡镇(街道)人大(工委)合署办公,确保联络站门常开、人常在,工作不间断、服务不打烊。县委领导以人大代表身份带头进联络站学习交流、开展活动、接待选民,推动各级人大代表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注重知晓实用。将联络站二维码和代表微信二维码张贴至村组醒目位置,组织代表向选民宣传联络站职能作用,让更多选民知晓代表联络站能通过“线下+线上”“掌上+网上”反映问题诉求、提出意见建议,有效发挥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助推基层治理的平台作用。


作用发挥长效化

“四有轮值”让代表想为善为

周周有接访。出台《关于深入开展人大代表进联络站接待选民出联络站走访选民的通知》,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每周轮流到所在选区联络站接待选民,解答选民提出的问题和疑惑,收集整理选民意见建议,经联络站梳理汇总后交相关部门办理,切实打通联系选民“最后一公里”。

月月有反馈。结合各乡镇(街道)发展实际,对全县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分别制定了“一业一场一代表”、“三解三促”等10个主题活动,明确了代表的履职路径,细化了“一站一主题”目标任务,并按月在联络站召开主题活动反馈会,不断提升活动质效。

季季有活动。进一步完善代表履职承诺制、积分制、年考制管理方式,细化量化“三制”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按季度推进“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明确代表助推高质量发展工作路径,让代表履职有方向、有任务、有目标。同时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代表小组活动和“五带头五个一”活动,不断增强了代表履职主动性、积极性。

年年有总结。年末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联络站的运行及管理进行回顾,总结经验和不足,提炼做法和典型,开展优秀代表联络站、优秀驻站代表评比活动。同时组织开展代表述职评议,通过看“满意度”、晒“成绩单”,有效营造代表比学赶超的履职氛围。


代表活动多元化

“四项措施”让代表能为会为

学习培训强本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赴中山大学、省人大干部培训中心等地参加人大业务培训。在县委党校开设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选派代表参加省、市人大举办的培训活动,本届人大代表培训实现全覆盖,代表履职能力不断提升。 

定单履职创品牌。利用代表履职信息化平台,推行网上联络站“代表赋码亮身份”“选民点单、代表履职”管理模式,构建起“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全过程人民民主“云”上单元,使人大代表足不出户就能“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

联动进站解民忧。建立“多级联动、常态长效、全面覆盖”新机制,将辖县内632名各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安排到22个代表联络站(室),常态化开展代表进联络站接待选民,组织县政府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到联络站(室)与选民群众面对面交流,搭建了人大代表、政府部门、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无障碍通道”。

述职评议添动力。有计划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回原选区代表联络站向选民述职,由选民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并将代表述职测评结果在代表所在选区公示,促进代表更好履职发挥作用。


服务大局专业化

“四式履职”让代表敢为勇为

“课题式”调研精准把脉。围绕旅游产业化发展,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梵净山景区售票模式专题调研,提出“及时调整票务投放措施、技防线上购票乱象”的意见建议,助推了《梵净山旅游区票务优化措施》出台,大众关注的增加单日门票总量、优化团散比、延长线上购票预约时间、冬春季门票多日有效等问题得以解决,景区门票杠杆撬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带动了周边景区及关联业态深度发展。

“专题式”会诊集智献计。立足江口生态资源优势,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发挥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用好用活信贷工具,探索推出‘梵净生态账户’”的建议,促进全省首个“生态账户”——“梵净生态账户”落地江口,以人大职能助力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点穴式”监督推动落实。组织驻站代表每季度重点围绕《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开展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有力促进了梵净山碳汇市场的发展,助力江口开发林业碳汇项目100万亩,全县碳汇交易总价达1000余万元,全省首个“碳达峰碳中和司法实践教育基地”在江口揭牌。

“专业式”履职助力发展。围绕粮食安全,组织各驻站代表对全县耕地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后续管理的意见建议,促进了《江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支付制度》《江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办法(试行)》等行政规章出台,有力助推了耕地保护资金保障更多元、建后管护更有效,以人大之力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


Copyright 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trrdw.gov.cn 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花果山 电话:0856-5223869
黔ICP备19004555号 技术支持:铜仁市传媒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2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