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阡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守正创新,主动作为,聚焦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始终,充分挖掘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与行业优势,发动全县1184名五级人大代表亮身份、履好职、抓产业、促和谐、助发展,着力破解了高质量发展中人大代表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以“五进五聚”持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实际成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代表力量。
进驻联络站让代表聚起来。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的平台和载体,通过抓示范、抓制度、抓融合,激活人大代表阵地效应,推动全县4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运行实效化、活动经常化、联络常态化,亮明人大代表身份职责,建好了人大代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主席团驻站抓示范。推行人大代表进驻联络站管理办法,明确主席团成员轮流驻站以及带头抓学习、听意见的若干驻站要求,使19乡镇(街道)各级人大代表进驻联络站工作常态化、持续化。截止目前,共有112名乡镇(街道)主席团成员驻站工作336次,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精神100余场次,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68件,主席团成员带头示范作用发挥明显。片代表驻站抓服务。实行片区人大代表轮流赶集日到联络站工作机制,保证农民代表定期集中,代表赶集日接待群众,构建代表联系选民服务群众便捷通道,常态化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据统计,全县各级人大代表通过驻站定期接待、入户走访等方式联系服务党员群众7430人次,听取群众意见142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1个,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9个,有效地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联络站转型民意站。规范乡(镇)级联络站赶集日工作制度,集中为赶集群众提供服务,倾听群众心声、化解社会矛盾、汇总民情民意,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等重点工作,梳理形成工作清单,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及时回应短期能解决事项117条,拟将10条群众意见作为代表建议案整理,确保代表建议案接地气、暖人心,真正让人大代表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进驻专题会让思想聚起来。石阡县用好人大代表多重身份属性,抓住专题学习会、列席村会议、参与群众会三个平台,推进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学习走深走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专题学习会提本领。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每月开展一次县乡业务集中学习,学习由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或委室负责同志主讲,组织机关业务骨干、乡镇(街道)人大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共同学习人大工作及在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相关业务知识。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26期,1200余人次参加,31名基层一线代表参加。列席村会议聚思想。引导村“两委”成员邀请农民代表列席村级会议,集中学习、共商共议,切实凝聚共识、推动工作落实。目前共有107个村建立人大代表系列村级会议311次,共商共议解决事项281件次,农民代表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参与群众会抓落实。探索农民代表参加群众会制度,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人大代表发言环节,有效杜绝“举手代表”现象产生。目前,全县各级农民代表共参加村级群众会1143场次,在推动村级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进驻示范田让行动聚起来。围绕全县一主两辅产业发展思路,明确各级人大代表助推产业振兴的职能定位,同心共力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农民代表实干兴业。全县各级农民代表中,共有119名代表带头发展有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建有示范产业85处,累计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200余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带头联系带头发展产业的人大代表,及时协调产业发展问题13条,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党政代表协商助业。明确党政代表定点联系产业职责,主要在代表产品进企业、代表产品进市场等方面充分履职。今年来,党政代表为农民代表解决蔬菜、家禽等产品销售渠道问题共计32次,累计创造产业价值50余万元。一线代表以技强业。全县一线人大代表中,有三分之一的代表具备农技专业技术。县乡两级人大通过组织一线代表以调研、视察的形式,定期走入产业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援助服务。今年来,共计组织产业技术调研6次,现场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问题11个,长期跟踪服务产业技术问题8条,为筑强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保障。
进驻村网格让民意聚起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中的积极作用,织密织小社会防控网,群策群力抓好和谐稳定等工作。靠前化解矛盾。鼓励农村一线人大代表应聘联户长、网格员,主动参与政策宣讲、矛盾排查、信息对接等工作。全县275名兼任联户长、网格员的人大代表共计排查婚恋纠纷、邻里纠纷等80余起,均实现靠前化解。献力乡村治理。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三大行动”,引导人大代表参与《村归民约》等修订审议,主动担起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的发起者、监督者,聚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截止目前,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带头缓办酒席23起,劝导取消不符合规定的酒席113起,有效促进乡风文明。助推环境整治。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以整脏治乱、美化环境为重点,对环境卫生整治进行宣传引导,通过人大代表组织对乡村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边沟渠等堆积的垃圾进行常态化清扫,发动群众实行门前“三包”,整治农户庭院,进一步创建环境优美、卫生干净、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真正让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更足。
进驻项目点让干群聚起来。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机关作用,有序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开展项目建设调研工作,助力把民生好事办好办实。紧盯民生抓监督。紧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加强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加装电梯等民生热点问题监督。今年以来,组织人大代表针对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民办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工作开展视察调研13次,围绕医疗保障、养老服务、既有住房电梯加装等相关领域提出问题21条,目前已全部得到解决答复。紧盯民意抓监督。持续开展好点对点跟踪监督、重大民生项目“回头看”等工作,聚焦第三初级中学建设、中坝至国荣公路建设、东润清能风电场项目等民生项目,明确人大代表点对点跟踪,助力项目难点堵点第一时间解决;加强县乡两级人大上下联动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6次,征求群众意见12条,提出意见8条,为推动项目如期高质量建设提供了监督保障。紧盯民情抓监督。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监督方式,通过“人大+检察”监督、选民接待日、“政务微服务、代表来帮助”、码上服务马上办等途径收集民情,对收集的民情及时梳理汇总,实行分类办理、共同推进。今年以来,共收集民情民意735条,其中政策咨询类592条,业务办理类143条,目前已全面回复及办理完毕。(石阡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黄英)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