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春华满载归,硕果盈枝又一年。翻阅2024年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历程,一份奋楫争先、担当作为的精彩答卷跃然眼前。这一年人大常委会推进“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更加走深走实;这一年人大常委会推进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更加用心用情;这一年人大常委会推进代表履职平台的搭建更加求真求实;这一年人大常委会推进制度建设的强化更加善作善成。
一年来,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调研报告及其他报告45个,开展专题询问1次,对8件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开展9项专项视察考察,开展12项专题调研,进行满意度测评5项,举办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一场场听取、审议、询问,一次次检查、视察、调研,见证了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坚实厚重。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一年来,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
筑牢思想根基。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举办读书班1期,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6次,进行研讨发言5次。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理论上更加清醒,政治上更加坚定,更好做到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阶段性工作定期报告,工作动态随时报告,重大事项及时报告,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县委领导下依法开展。全年向县委常委会专题报告工作3次,向县委请示报告重要事项16件次,研究落实县委安排重大工作事项21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24人次。
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
大局所需,监督所至。一年来,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密切关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精准把握监督关键点,使人大监督始终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助力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不断改进监督方式,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开展执法检查、跟踪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及经济建设、民生事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议题。首次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这一主题,同时听取“一府两院”三个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全年作出决议决定10个,发出审议意见12份。
助力民生改善。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至三年级大班额化解、传统村落、民族村寨、殡葬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社会救助、县城区初级中学功能保障等专题调研。配合市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民办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残疾人服务保障情况调研。审议通过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助力良法善治。主动介入县人民政府拟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起草过程,审查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5件。开展单行条例和规范性文件入库清理工作。废止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提出了废止《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非公有制经济保护条例》的议案。始终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组织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员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23人次。加强任后监督,听取了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局长(主任)和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的履职情况报告审查情况的报告,审议了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的述职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以此增强其法治意识和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组织开展了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活动。
勇于改革创新,增强工作活力
光阴可鉴,初心可知。一年来,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力支持、积极服务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出新出彩。
注重平台搭建。作出在农村(社区)开展代表“亮身份、挂户牌”行动的安排,对非公职人员的人大代表,由各乡镇(街道)分别挂出全县统一格式、统一规格、统一风格的“人大代表户”标志牌,增强代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代表接受群众监督的自觉性,增强代表服务群众的主动性。作出深入开展代表联系小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活动的安排,把县城区和乡镇集镇划成若干网格,把代表联系小区调整落实到人。在小区挂出代表联系小区公示牌,亮明代表身份,让群众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作出深入开展代表联系选区村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活动的安排。除农民代表外,县人大代表在原选区每人联系1个村寨或村民组,安排190名代表联系190个自然寨或村民组,在联系的村寨(村民组)公布联系代表的姓名和受理意见建议的范围。作出深入开展代表联系市场主体、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活动的安排。按照“一对应”“两调整”“三联”“四不联”的原则和“54321”的数量,明确173名人大代表联系332家企业(合作社)。一年来,代表在选区累计走访群众10多万人次、走访企业2000多人次,为群众办实事500多件。
注重能力提升。举办2期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90名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参加了培训。组织12名市人大代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的培训班。组织15名两级人大干部和四级人大代表到省人大干部培训中心培训。推动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有关规定,坚持走访看望人大代表。组织人大代表参加调研视察,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拓展代表参与常委会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推动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常态化。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推动开好一年两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衔道议政代表大会会议。推动落实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度。加强线上线下代表联络站建设,拓展代表履职空间。首次召开对口联系单位和代表小组座谈会,推动县人大专门委员会开展工作。落实人大监督与纪检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调,促进优势互补、凝聚监督合力。一年来,参加常委会调研视察考察的代表达到350人次,代表进联络站履职达到1150人次,以代表身份列席人大常委会议的代表达到25人。
注重跟踪督办。人大常委会交办县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129件,其中7件作为主任会议重点督办件。走访代表建议承办单位,跟踪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推动办理代表建议“三见面”,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加强同代表沟通,了解代表对办理代表建议的意见建议。两次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代表建议推进办理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所有代表建议全部得到答复,代表建议落实效果不断增加。
提升能力素质,打造过硬队伍
成人者必须自成。一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四个机关”的定位,持续加强人大常委会机关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干部队伍。
做好党纪学习教育。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推动常委会机关党支部、老干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高质量开好组织生活会,更好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纪学习教育,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强大动力。
提升机关文化。积极倡导人大干部践行“三个不能”“五不五做”“六个一”要求。建设文化墙、图书室、读书角,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人大干部政治思想觉悟显著提升,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效果进一步增强。
抓好信息宣传。召开常委会机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严格执行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办好沿河人大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沿河故事和沿河人大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沿河人大工作影响力。
山河锦绣,华章日新。时间的长河奔流向前,奋斗的步伐永不停歇。新的一年,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必将以制度创新、监督实效、立法质量和民生导向为重点,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