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您当前位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浏览信息
丹都人大:代表聚焦“微实事”,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更新时间:2025/04/07   来源:    关注人数:117

近年来,丹都街道人大工委围绕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等民生领域为发力点,通过创新代表活动形式,拓宽代表履职渠道,用办好身边“关键小事”,托起群众“民生大事”,不断激活基层“共治密码”,让民主的触角深入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11_副本.jpg

听民愿访民情,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我们社区电梯房楼栋间电动车充电桩较少,导致很多人搭飞线充电,带来安全隐患。”“社区垃圾桶容量小,居民对清运不及时的问题意见很大。”接到旺家社区选民反映问题后,街道人大工委及时召集驻地人大代表深入实地走访,召开群众会议,迅速与区级职能部门沟通,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在合适的位置增设电动车充电桩45个,增设垃圾分类亭32处。有效提升了社区基础设施服务与环境卫生治理水平,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这是丹都街道各级人大代表落实民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街道人大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并且通过创新“人大联络站+走访”的方式,延伸人大工作“触角”,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表示,街道各级人大代表通过“每月1次进站接访、每月1次入户走访、每季度1次培训学习、为民办1件实事”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当好民情民意的“知心人”,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行动,逐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弱项,完善社区治理机制,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便捷度。

22_副本.jpg

汇民智办民事,织密基层治理“服务网”。丹都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探索“145”工作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即:依托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一中心,发挥代表联络站联系群众“桥梁”、法治宣传“窗口”、依法履职“阵地”、民主协商“平台”四大作用,辖区各级代表结合自身职业优势,以代表助就业、助教育、助产业发展、助矛盾纠纷化解、助退役军人服务”五个领域主动履职,探索打造“零工驿站”,为辖区400余人零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设立“英姐来帮忙工作室”,助力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化解婚恋等矛盾纠纷问题;创立“老妈妈防火团”,以走门串户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火防盗、反诈等法律知识及常识;搭建“代表为你服务”线上联络平台,群众可通过微信扫码找代表,方便群众“线上”“线下”多渠道反映诉求。联络站明确专人负责日常事务和台账管理,完善群众诉求收集、办理、反馈闭环运行模式,促进代表履职服务更高效,确保民意反映有回声。

33_副本.jpg

解民忧聚民心,铺就民主共治“幸福路”。通过代表召开坝坝会、群众会收集民意,协商解决群众一批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针对群众反映激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代表积极建言,推进了350余户残疾人困难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助力打造旺家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有效解决老年群体、特殊群体用餐难等问题;增设社区篮球场、乒乓球桌等文体健身器材设施,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搭建旺家便民市场,合理规划布局摊位百余个,划分出瓜果蔬菜区、粮油食品区、服装区等不同区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购物就近需求,降低周边群众生活成本,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低成本创业和就业平台,进一步完善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增强了群众满意度与幸福指数。

下一步,丹都街道人大将继续发挥人大职能优势,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持续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为丹都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人大力量。(丹都街道人大工委 供稿)


Copyright 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trrdw.gov.cn 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花果山 电话:0856-5223869
黔ICP备19004555号 技术支持:铜仁市传媒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2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