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方式和经常性工作。近年来,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实行民主选题、制定严密方案、做实前期工作、细致开展检查、写好检查报告、跟踪监督落实六个步骤,规范执法检查工作,提升人大监督质效。
实行民主选题。每年底,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履职平台、民意征集平台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对下一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的意见,同时通过召开执法检查联动工作会议,征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专门委员会、人大常委会工作(办事)机构、“一府一委两院”提的执法检查计划建议,包括人民群众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对各方面收集到的执法检查议题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经由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后,再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执法检查议题涵盖经济建设、民主法治、文化科教、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针对民生法治开展执法检查次数最多,其次是文化科教、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经济建设等法律领域。
制定严密方案。每次执法检查工作开展前,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均按照议题,组成执法检查组。执法检查组就检查工作的内容重点、方法步骤、时间安排、查看地点、参与人员、目的要求等进行周密细致的考量,并加强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初步了解掌握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找准检查的切入点,形成一个科学的有计划性、针对性的执法检查方案。
做实前期工作。每次执法检查前,执法检查组成员重点学习与检查议题有关的法律和业务知识,邀请相关专家,对所检查的法律法规条款逐条进行解读,并对照法律条文,对照法律法规明确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责,法律责任,梳理相关单位、部门在法律法规实施中的责任清单,让参与执法检查的工作人员了解执法检查与工作调研、视察等监督方式不同,将执法检查的重心聚焦到监督法律规定内容是否得到全面贯彻实施上来。
细致开展检查。执法检查中,检查组结合执法检查方案,综合采取听、看、议、查等形式开展检查,既听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贯彻实施工作情况汇报,查阅有关卷宗、账目、资料,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又深入实际、基层、群众多方走访,座谈讨论,通过现场查看,明察暗访,挖掘工作亮点,记下存在的问题,为写好执法检查报告,提出建议意见打下扎实基础。
写好检查报告。在撰写执法检查报告中,检查组始终坚持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总体评价要实事求是、贯彻实施存在的问题要客观公正的标准,用工匠精神,下绣花功夫,深入研究、修改、审定执法检查报告,检查组成员认真讨论,起草小组认真修改,执法检查组组长审定把关,然后由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形成执法检查组会议审定方法,集体讨论、集体研究、集体通过,力求报告真实准确,提出的建议意见切实可行。
跟踪监督落实。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强调相关部门自查自纠的同时,更注重做好执法检查审议意见或有关决议、决定的督办及跟踪反馈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坚持原则,一抓到底。对于交办的审议意见,适时听取有关部门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必要时,运用质询和特定问题调查等手段来进行督办,直到彻底解决问题,着力增强人大监督刚性,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