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省人大代表胡久珍位于江口县云舍村的羌寨萝卜猪刨汤馆,门庭若市,客人络绎不绝,忙得飞快的脚步声和欢乐的笑语声交迭传出,一幅繁忙喜乐的景象。
“目前正值暑假,是旅游的高峰期,光我们云舍一个店每天平均能接待一二十桌客人,我又在梵净山脚下开了一个自助烧烤的小院,争取抓住梵净山的旅游红利”。近年来,胡久珍创办了尔玛萝卜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萝卜猪保种基地,带动300余户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目前“羌寨萝卜猪刨汤馆”在全市已开有8家连锁店,吸纳60余名群众稳定就业。

位于闵孝镇边江的蔬菜基地,一排排的辣椒结满了枝丫压弯了腰,绿的包菜、紫的茄子、红的西红柿交织成一幅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缩景图。市人大代表向绍乔于2011年成立了江口县兴乔果蔬专业合作社,如今17个果蔬基地覆盖铜仁市8县2区,面积达25000余亩,果蔬远销广州、上海、重庆等地。他创办的“校农结合”集配中心,与学校、超市、农贸市场、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年产值6000余万元,带动2万余人就近就业。

杨再炼不仅是连任十多年的县人大代表,也是全国劳模。从2004年起,他带头发展村集体经济,现在闵孝镇鱼良溪村建成休闲酒店1个、培训基地1个、生态酒厂1个,发展果蔬种植800余亩、水产养殖220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0多万元。他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村里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用真心真情彰显了人大代表的初心和担当。
县人大代表杨通明带领群众摆脱贫困后,又接续奋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现发展了油茶2000亩、茶叶400亩,解决500余名群众务工问题,每年稳定发放务工费用1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坝盘镇合寨选区6名人大代表分别创办了生猪养殖、山麻鱼、黄金贡柚等产业基地5个,你追我赶的生动画面成为代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缩影。

提到杨茂华代表,人们一准想到“茶叶”,他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种植茶叶的人,也是村里的茶叶种植大户。在他的示范带领和不懈努力下,怒溪镇骆象村被评为“省级茶叶园区”,每年可摘采面积1万亩,实现全村人均3亩茶的目标,骆象村人均年收入达12000余元。
“苗家人”位于4A景区云舍村,具有民族风情的用餐环境、特色的饮食和周到的服务让其成为亲朋相聚、商务接待和各地游客用餐首选之地。县人大代表谭林创办的苗家人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年产值达600万元,接待顾客20万人次,每年支付务工收入100多万元。

县人大代表黄廷军,带头种植魔芋、辣椒、白菜、花菜等无公害蔬菜300余亩,带动本村1000人次务工就业。
县人大代表黄绍华,带领群众打造“金盆玉水、醉美合心”,发展鱼虾共生养殖200亩,香柚种植300亩,国家储备林700亩。
太平镇人大代表刘元发,带头成立了贵州梵净山里人农业有限公司,酸菜年产值达600万元,每年带动200余名群众务工就业。
近年来,江口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季节里守望,在山水间求索,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创办产业带富基地108个,结对帮扶群众1052户,为选民办实事1270件,帮助3万余群众走上致富路,代表风采展现在广阔天地,鱼水之情镶嵌在梵天净土,履职实绩映照在群众心田。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