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怒溪人大始终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作用,以68名县镇级人大代表进站常态化履职的生动实践,将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新途径”,代表联系群众的“新桥梁”。

组织代表对近期收集选民意见建议进行分析研判
抓管理促规范,把“平台”变“舞台”。以“五有”标准持续完善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定期组织辖区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接访选民、学习培训、述职评议,健全完善群众来信来访、代表履职、联络站活动、代表接待选民等各类制度,做好台账记录,及时对“贵州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信息动态进行更新,“线上线下”全方面、多层次展现联络站工作情况及成效,真正实现人大“搭台”、代表“起舞”。自2023年以来,共计开展代表进站履职72人次,更新发布代表网上联络站信息动态900余条,代表述职评议12人次,接待选民400余人次,收集选民意见建议68条。
抓问题助化解,将“代表”变“亲人”。大力推进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入点”,严格落实“周接访、月反馈、季活动”机制,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深入选区联系选民活动。结合传统节日组织代表对空巢老人、困难家庭、退役老兵、敬老院老人等特殊群众开展走访慰活动,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自2023年以来,共计开展走访慰问700余次,收集整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65个,成功完成老旧电路、排水供水等管线改造,集镇功能优化,新增公路护栏2500米,安装路灯400余盏,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展现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责任与担当。

组织代表集中视察地楼村酒厂运营情况
抓议事促发展,让“民意”变“满意”。把代表联络站建成助推经济发展“议事厅”,通过主席团会议、代表小组活动等方式,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和各村实际情况开展讨论研究,结合代表自身专业背景、行业特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先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积极作为。先后配合镇政府引进贵茶集团500亩高标准抹茶示范基地、两个百万羽蛋鸡养殖场等项目落户怒溪,打造了以“水、鱼、旅”为发展切入点的生态休闲垂钓基地,发展壮大了骆家屯村的集体经济,盘活了日产鸡蛋10000余枚的田坝溪村蛋鸡养殖场,在骆象村和地楼村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柑橘、洞藏酒业等产业,带动村民就近务工200余人,以强村富民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