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来,江口县怒溪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履职尽责,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实际,推动解决辖区内民生重点难点问题。人大代表始终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的“堵心事”,用行动诠释“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
初心不忘为群众修“幸福井”
怒溪镇地楼村院子组老水井已有上百年历史,养育着院子组的数代人,群众对这口古井有着深厚的感情,它是数代人的根和乡愁。近年来,古井年久失修,淤泥增多,导致出水量减少和水质出现浑浊情况。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渴求修复好水井的愿望十分强烈,经设计,既可用于饮用又可用于乘凉的方案得到大家的公认,但除开平摊,缺口还有一大截,这成了院子组的心病。
2024年年初,县人大代表唐永湖到怒溪镇地楼村开展“进选区、联选民”活动,认真听取了群众反映古井修复的诉求,实地查看了水井情况。唐永湖将群众的心事放在了心上,多次进地楼村院子组查看古井地质结构、修复方案的可行性,并积极协调资金解决古井修缮事宜。
如今,古井修复工程已顺利开工实施,除了按方案设计修复好水井,还计划在古井周边进行绿化提升改造,使古井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幸福井”。
真心不改为群众立“宽心灯”
河口村沈家洞至河口小学路段没有路灯一直都是河口沈家洞组周边群众的揪心事。由于资金问题,路灯迟迟未能安装,影响周边群众夜间出行,还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群众所诟病。

2024年1月,县人大代表李莉到河口村选区与选民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认真倾听选民心声。对群众反映的路灯亮化问题,李莉尤为重视,和镇人大代表孟龙一起实地了解沈家洞至河口小学路段实际情况,深入周边群众家中,听取意见建议。此后,李莉主动到有关部门争取亮化资金,迅速启动了河口村沈家洞组的路灯亮化工程。亮化工程项目启动后,镇代表孟龙全程跟踪项目实施,确保路灯按时按质完成。
至今,涉及河口村沈家洞组总长约3公里60盏的路灯已全部安装完毕,打通了河口村道路照明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地保障了村民的夜间出行和交通安全,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民心不变为百姓解“后顾忧”
龙眉村村民雷勇,离异。家中上有年迈的老母亲,下有还在读书的儿女,以前在省外务工,现在想回家照顾家庭。
2024年4月,他找到县人大代表、龙眉村支书吴梦珍诉说了当前的情况,吴梦珍考虑他的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对接了政府相关部门,为他争取了惠民政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是要给雷勇找份工作才行。吴梦珍一边帮他争取惠民政策一边寻思给他找份工作。了解到雷勇在外地当过司机,有驾驶证,经多方联系,得知附近乾宁精神病医院缺一名驾驶员,考虑到这份工作离他家近,可以家庭工作两不误,第二天,吴梦珍亲自到其家中接他一起到乾宁精神病院面试,当天就面试成功。经培训合格后,雷勇现已在乾宁精神病医院就业,成为了一名驾驶员,每月工资加福利最少2800元。
怒溪镇人大代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细微处着手,从群众需求处出发,扎实办好“百姓小事”,以“小实事”推动“大民生”,全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