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群众发展路上的一头牛。”这是印江自治县人大代表、朗溪镇坪柳村党支部书记田仁天给自己的评价和工作的定位。
坪柳村位于朗溪镇东南部,距朗溪集镇5公里,距印江县城1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余亩,全村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00余人。

田仁天正在整理群众意见
日前,记者走进坪柳村,一栋栋民居呈阶梯状沿坡而上,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摊晒着刚收割回家的稻谷,一派和谐的景象。
“我们村很小,群众工作很好做,但是对于村的长远发展来说却很不好做,人少、地窄,发展村级产业难。”谈到坪柳村的情况,田仁天简单介绍道。

坪柳村高粱种植基地
2003年,田仁天接过老支书的接力棒,担起了坪柳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也担起了坪柳村增收致富的担子。
“村无产业不富。从我接过这个接力棒开始,我就不断地想着如何利用我们村的优势来发展产业,让群众彻底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田仁天回想刚上任时的情景说道。

田仁天正在查看高粱长势
人少、地窄,这是坪柳村不可改变的事实。同时,由于村子距离集镇、县城相对较近,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更限制了村里的发展,原本就不多的耕地还出现了闲置现象。
“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这也许是当前大多数农村的现状。如何破这个局,田仁天带着村支三委不停地摸索,不停地实践着。
“要想把村搞富裕起来,必须发展产业,传统农业不能解决问题就发展高质量农业,本村土地不够就向周边村子、周边乡镇‘借’地。”在几经商讨,多次召开群众会后,村支三委统一了意见。

田仁天在了解群众稻谷收成
2022年,田仁天整合本村及周边村子的农机成立了朗溪镇兴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可开展耕、种、管、收等粮食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可承接农业产业托管服务。
同年,在田仁天的统筹下,朗溪镇兴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又与印江合水镇的江陵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相合作,打造农机服务强强联合,实现合作共赢。
“我们这一年来,共计服务面积15000余亩,涉及印江朗溪镇、合水镇、罗场乡、木黄镇等多个乡镇,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方面的耕、种、管、收到粮食的运输、烘干、临时储备、中转及销售联系服务,到目前为止收入近200余万元。”田仁天介绍着他们农机合作社成立的过程和产生的效益。
有了农业机械,就需要人手。田仁天又联系周边村子成立劳务公司,同时返租倒包土地400余亩,与茅台酒业签订订单农业发展红樱子高粱。
田仁天在介绍时说:“我们现已发放人工工资30余万元,今年公司预计收入在50万元左右。”劳务公司的成立,不仅解决了本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周边村寨群众的务工增收问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现在有农机了,群众在发展农业产业时我们免费给他们翻土、播种、收割等问题,我绝不让我们村还有闲置土地存在。”田仁天这样说道。
据了解,坪柳村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辛勤劳作,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6800元左右到现在的3万余元。
夕阳下,在坪柳村高粱基地 ,260余亩红高粱布满坡头,红红的高粱穗沉甸甸的挂满枝头。
谈起下一步打算,田仁天说:“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村级管理负责人,现在村里产业有了,群众也增收了,我们要在继续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还要加强乡村治理管理,既要让群众的口袋富裕起来,也要让群众的脑袋富裕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成真正的美丽乡村。”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