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学年一般都是9月1日开学,过去小学入学年龄的截止日是“8月31日”,这样“一刀切”导致的后果近几年来一直都很受到家长们的争议。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其中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也让小学“弹性入学难”问题引起众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事业,也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动力,有效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省人大代表、铜仁市石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宽忠就对“弹性入学”这个问题十分关注。

《贵州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二十四条规定“严禁接收六周岁以下的不足龄生入学(适龄儿童的周岁计算日期截止到8月31日)”。这一规定的出台,在保障我省年满6周岁儿童有序入学,有效化解了我省县级以上中心城区大班额情况,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然而,这一制度的实施,也让每年9月1日后即将满6周岁的儿童且身体和心智较为成熟的儿童不能上学,有的甚至只相差几天或一个月,也被拒之门外,让这部分孩子的家长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产生一些社会矛盾。”夏宽忠说。
“为解决这一社会矛盾,一些省市作了有益探索。”夏宽忠向记者举例,安徽省出台《安徽省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原则上小学入学年龄为当年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在学校有学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但必须是截至当年12月31日之前年满6周岁的儿童。”再如,湖南长沙市2020年制定的小学入学实施细则规定,“凡年满六周岁儿童依法注册入学,年龄截止日期原则上以当年8月31日为准,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学位情况适当延迟。”
入学时间的确定是个系统工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安徽和长沙等地的做法来看,不搞“一刀切”也有利于弹性入学,让既有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
为此,夏宽忠提出《关于推行适龄儿童入学实施弹性就学的建议》,希望省教育厅研究制定“弹性入学”试行办法,在各小学学位供给有余的前提下,根据各学校招生区域当年9至12月满6周岁的儿童人数,结合家长申请,按照“年龄优先、家长意愿、缺一进一、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弹性入学”措施,纳入学籍登记管理。
“可以让地方根据教育资源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入学时间。”夏宽忠认为,对于教育资源紧张、大班现象严重的地方,入学时间可以从严从紧。但对于资源相对富余并有巨大承载力的区县,那么入学时间就可以适当提前,以实现源头扩容。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