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党支部书记到人大代表,他常说,交叠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只要心系群众、持续奋斗,必能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他就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思南县人大代表、邵家桥镇渔溪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建强。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强始终将村民的需求放在首位。为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他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资金。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破旧的道路得到了翻新,原本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在道路交通方面,着力推进公路修复与硬化工程,预计修复及硬化面积达525平方米,实现道路的平整畅通;完成400平方米的入户硬化工程,方便村民日常出行;修建630立方米的堡坎,增强道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陈建强介绍道。

此外,2024年鱼溪沟村新建和修缮总计192米的排水沟,铺设190米的钢筋混凝土排污管以及1500米的双壁波纹管,并配套建设10座沉沙井,有效解决污水排放与处理难题,优化乡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实施760平方米的机耕道硬化项目,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发展筑牢根基。
在产业发展方面,陈建强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村里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他又积极开拓市场,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在他的带领下,渔溪沟村的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虽然残疾了,但在陈支书的帮助下我这个残疾人也实现了就业,这里包吃住,手套、鞋子等只要坏了,都可以免费在这里领新的,不愁吃穿,还有钱拿,哪个村有我们这样的待遇啊!”在生猪养殖场工作的脱贫户陈华强言语间透露着喜悦。
为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陈建强带领村支“两委”成功引进柚子、黄牛等产业,通过努力,渔溪沟特色柚子如今已把农产品变成了商品,把商品变成了礼品,实现了群众增收、村组增值,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当地农户再就业,更实现了群众增收再增收的目标。
关于未来,陈建强信心满满,他表示,渔溪沟村将做好老柚林的改造工作,计划换种3000株蜜柚,并嫁接优质的阳光一号橘柚品种,以此提高柚子的产量与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依托现有的牛场规模基础,切实落实肉牛绿色健康无污染的养殖理念,给牛群营造舒适优良的生长繁殖环境,确保肉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县人大代表,陈建强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他积极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将群众的心声带到县人代会上。他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围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热点问题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将继续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望。”陈建强坚定地说道。(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雪芳)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