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您当前位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浏览信息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织密“五张网” 看好“钱袋子”
更新时间:2022/07/26   来源:贵州人大   作者:杨 彪 罗曼丽    关注人数:712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忠实履行“看好钱袋子”职责,精心织密民生民心、政策拓展、数据分析、审计整改、资产监督“五张网”,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072610232994375255.png


民生民心网:坚持“人民至上”聚民意

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把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方向和最终目标。

一是“关口前移”贴民心。财经(预审)委初审时,坚持“四本预算”同编同审,结合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提前介入预决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编制,邀请市人大代表、专委会、市直部门等参与专项初审。

二是“零距离”听民声。近年来,常委会共邀请了90余名基层一线工人、农民、社区居民和街道办事处等群众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让群众了解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决算编报情况等。

三是“智囊团”汇民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听取11个代表团400余名代表对预算草案可行性、100多个部门预算合理性的意见建议。发挥财经代表带动作用,遴选有熟悉预算的10名市人大代表作为人大预算联络员,强化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补助等审查。发挥咨询专家作用,遴选高校、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的经济师、会计师、审计师等10名人员组成人大预算审查专家库,细化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等审查。


政策拓展网:坚持“突出重点”求效率

着力转变监督理念,预算审查监督重点由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

一是关注用钱的结构。在收入预算审查中重点关注减税降费和基金收入政策是否得到全面落实;在支出预算审查中重点关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预算是否合理安排,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资金预算是否保障到位,压减一般性支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否贯彻执行。2021年,督促市政府全面实施“零基预算”管理,连续压减行政经费、三公经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和基层“三保”等重点支出。

二是关注用钱的绩效。督促市财政部门建立健全预算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6项管理制度。2021年,督促市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将30家市直预算单位的部门整体支出和7个民生项目支出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53亿元,遍及文化、教育、民生等领域。

三是关注用钱的安全。印发了《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审查监督政府债务的工作提示》,就政府债务报告内容、方式等做出具体规定,要求提供《上年度政府债务执行和决算情况表》《本年度政府债务预算收支安排情况表》《政府债务编报情况表》等附件。


数据分析网:坚持“数字说话”强监督

成立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增强监督的实效。

一是打造数据“铁笼”。一期系统采集了2017年至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保基金”的“预算、调整、执行、决算”共计5838张静态数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委会、市直部门、各区县等300多名市人大代表走进预算联网监督中心查询,实现了由线下向“线上+线下”双监督转变。

二是智能分析数据。将系统分析与人工分析相结合,根据系统表格生成的相应量化指标和图表,针对重点数据进行人工分析并层层下钻追溯。将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分析相结合,对100多个市直部门的预算、执行、决算单独进行审查,通过每个部门的每笔支出明细进行“T+1”监督分析,定期编发预算联网监督分析报告。

三是分级数据预警。系统对全市非税占比结构、收支序时执行进度等指标进行蓝、黄、红三级预警,根据预警事项、级别分别由财经(预审)委、常委会分管领导、常委会主任或主任会议研究处理并交相关单位办理。先后向预算单位提出50多条处理意见,并适时召开预警分析会议进行研判。2022年针对各区县非税占比预警较多情况,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市财政局及各区县汇报,研究预警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和跟踪落实。


审计整改网:坚持“改革创新”督整改

针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存在的顽疾,大胆探索创新,先后出台审计整改暂行办法和监督办法。

一是拓展延伸监督对象。坚持大胆创新,把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整改单位由市政府、市审计部门、市直单位延伸到相关区县政府,相关区县政府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近年来,先后有8个区县政府、8个市直单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整改突出问题 85个,涉及政府投资、财政管理、民生事业等领域,推动整改资金近49.7亿元

二是拓展刚性监督方式。在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监督方式基础上,把满意度票决作为有效手段,通过设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联合跟踪监督——提出审查意见——满意度票决——报告党委(反馈政府)——整改单位、审计部门、市人大常委会“三榜”公示等环节,将票决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整改单位及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使满意度票决成为监督的“撒手锏”。

三是拓展联动监督机制。常委会积极与“一府一委两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巡察联动机制。财经(预审)委与部门联合,对突出问题的整改开展跟踪监督。整改报告经市政府初审、常委会主任会议复审、常委会会议终审“三审”,形成了人大监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审计督办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


资产监督网:坚持“联动组合”交实账

市委出台《关于建立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实现对国资监督的制度化、常态化。

一是“市级+区县”联动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市区县人大上下“一盘棋”,把市级监督转变为市区县两级联动监督,把专项监督转变为多角度联动监督。联动监督中,市区县人大采取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与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相结合、问题交办督办与持续跟踪问效相结合,形成了联动互动监督合力。

二是“综合+专项”精准监督。要求市政府在每届常委会任期内,每年下半年向常委会提交书面专项报告并进行口头报告,专项报告分别反映企业、金融企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自然资源等国资管理情况;届末报告国资管理综合情况,综合报告全面反映各类国资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常委会在对行政事业性、企业国有资产等管理情况进行“年审”的基础上,届末专题听取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三是“审议+整改”有效监督。针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调研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开出重点关注问题督办清单交市政府办理,督促整改落实和责任处理,对整改不到位的列入常委会下年度监督工作计划。

近年来,共开出重点关注问题清单12条,推动政府建立健全了国资国企改革监督管理制度18项,行政事业性国资管理制度11项;搭建了公务用车“一中心、五平台、二终端”智能化管理系统,使2693辆公务用车纳入了平台系统化管理。(供稿:铜仁市人大常委会 杨彪 罗曼丽)

Copyright 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trrdw.gov.cn 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花果山 电话:0856-5223869
黔ICP备19004555号 技术支持:铜仁市传媒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2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