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您当前位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浏览信息
铜仁市人大专项监督“三机制”助力四化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3/07/25   来源:铜仁人大    关注人数:1054

近年来,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聚焦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探索建立专项监督组织保障、工作联动、跟踪问效机制,有效助推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新型功能材料产值达254.4亿元、同比增长13.5%,中心城区城镇化率达54.31%,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市场主体新增2596家。

 建立专项监督组织保障机制。一是组建专班。成立由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专委会主任委 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应“ 四化”成立四个工作专班,分别由常委会分管领导牵头,对口专委会具体负责,整合精干力量,制定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积极谋划开展助推“ 四化”建设高 质量发展系列监督活动,为“ 四化”专项监督工作提供了保障。二是建立智库。出台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制度,对应工业、城镇、农业、旅游等领域建立专家智库,对专家库日常管理、活动形式、参与程序等作出规定,聘任行业人大代表、高等院校学者、专业领域人才等72名咨询专家,定期组织专家开展调研、座谈、人大审议等活动,积极征求专家的意见建议,依托多方资源优势,加强专家咨询成果运用,不断提升“四化”专项监督的能力和水平。2022年,智库专家学者参加“四化”监督的调研、视察、座谈等活动189人次,提出意见建议56条,为“四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推行专审。建立市人大常委会“专题专审、专项专议”工作机制,先后召开4次常委会会议分别对“四化”建设开展监督,注重审前、审中、审后三个环节,采取审前专班领导牵头开展调研工作、审中政府分管领导到会报告专项情况、审后常委会及时交办审议意见等形式,不断提升审议的针对性、监督的实效性、整改的可操作性。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审议“四化”意见建议86条,作出审议意见21条。

 建立专项监督工作联动机制。一是明确监督主题。把“四化”专项监督工作纳入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议题计划,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全年监督工作的主题主线,每次常委会会议明 确“ 四化”建设中“一化”作为监督主题,同步安排紧密相关的若干议题。聚焦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出台《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铜仁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铜仁市锦江干流大江沿岸建设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对应“ 四化”专项监督主题开展执法监督,为奋力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提供了法治保障。2022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以新型工业化为监督主题,开展了全市新型材料、产业园区发展、重点企业生产经营、营商环境提升等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基本情况、瓶颈问题和发展规划,提出系列的意见建议;2022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市旅游产业化开展监督,听取铜仁旅游景区联动发展、做好“ 梵净山+ ”文章等方面的专项工作情况报告,全面推动全市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二是创新监督方式 。采取执法检查、调研视察、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监督形式,把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工作评议、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打出人大监督组合拳,增强了监督的深度和力度。2022年,开展15次专题调研、8次执法检查、5次专题视察,听取了6 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三是强化监督联动 。坚持全市各级人大“一盘棋”,强化上下联动,指导县乡人大在监督议题安排上与市人大常委会联 动同步,构建起以“ 四化”专项监督为载体,三级人大联合、五级人大代表参与的同向发力、覆盖全面、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联组活动和个体联合履职,集中人力、集中资源、集中优势,增强监督实效。2022年,全市各级人大开展“ 四化”监督联合活动158次,形成建议342条,推动解决实际问题87个。

 建立专项监督跟踪问效机制。一是推动问题转办跟踪。建立“ 问题交办、跟踪问效、评估销号”闭环监督工作机制,按照“对口负责”原则,采取人大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政府领导带头领办、人大专委会跟踪督办、政府部门具体承办等方式,对转办交办问题适时进行“明察暗访”,督促有关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监督问题全面整改。2022年,采取持续聚焦、跟踪问效方式,推动学位、床位、车位、摊位“ 四位”有效解决,新增学校学位5900个、医院床位1100张、公共车位827个;推动“四改”建设加快进程,中心城区完成棚户区改造4304户、老旧小区改造13个13152户、背街小巷改造55条、地下管网改造55.42公里。二是推动测评转变提升 。把满意度测评体系引入“ 四化”监督问题整改内容,对测评工作的法律依据、范围重点、结果运用等作出具体规定,推动测评体系全面完善、转变提升。将涉及“ 四化”建设的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纳入人大履职评议范畴,结合“ 四化”监督议题实际,对涉及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测评结果报市委并向社会公开,作为评价干部和绩效考核的依据。三是推动成果转化赋能。建立的市委巡察与人大监督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将人大“ 四化”监督情况反馈市委巡察办作为巡察监督内容,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有机结合,提升监督工作质效。把“四化”监督形成的调研报告及审议意见呈报市委供决策参考,推动人大监督成果与市委决策服务衔接协同。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报送的新型工业化推进情况、“强中心城区”五年行动推进情况、旅游产业化工作推进情况等3份调研报告,均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签送有关市领导及部门落实,有力推动中心城区历史遗留问题楼盘“办证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惠企纾困政策落实、茶产业市场扩展、旅游联动发展等26个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Copyright 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trrdw.gov.cn 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花果山 电话:0856-5223869
黔ICP备19004555号 技术支持:铜仁市传媒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2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