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奋力推动
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掠影
2023年,铜仁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增强实效,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奋力推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人大贡献。
助力绿色保护 守牢生态环境安全
2023年10月25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检查情况的报告。
“梵净山是我市最具标志性、代表性的地理景观,是全市人民呵护依存的生态瑰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康要求,要针对此次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反馈,对存在问题特别是整改不到位的老问题要紧盯不放、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取得实效。
2023年11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江口召开《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反馈意见座谈会,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情况进行交办。
目前,梵管局和相关区县正在按照市人大常委会意见,加强法规宣传、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落实属地保护责任,以最严举措保护好梵净山,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梵净山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批示精神。
视察锰污染治理情况,是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又一重大举措。2023年4月20日至21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锰污染治理情况。视察组针对锰污染治理历史欠账多、开发利用弱、企业退出难等问题提出视察建议,推动锰污染治理从治标到治本转变。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康在江口县调研《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
“我们连续10年紧盯锦江治理不放松”,市人大环资委负责人说,2023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率检查组对《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对交办问题进行督办,确保一江碧水永续东流。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听取市人民政府2022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贵州环保行(铜仁市)活动,督促打好污水垃圾处置攻坚战,让铜仁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地更洁、环境更优美。
助力绿色发展 提高经济绿色含量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是省委主战略。
市人大常委会自觉在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工作。该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和议题计划显示,全年以“四化”为监督工作重点,在4至10月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2023年3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深入碧江、万山、松桃、玉屏等区县和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区,开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拉开了“四化”工作调研序幕。
2023年5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深入碧江区、万山区、印江自治县、思南县、松桃自治县实地调研全市城镇“四改”工作情况。
为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还于2023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组织相关部门赴云南、广西“取经”。
结合外地考察学习情况和铜仁实际,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并向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报告。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以“审议意见+问题清单”形式,列出加大统筹力度、加大“蜘蛛网”整治力度等10个问题交办,既提出总体要求,又聚焦关键问题,增强了监督力度。
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加大了工作统筹,争取了项目资金,推动了城镇“四改”工作。
经过改造提升的碧江区河西街道广场社区大修厂小区,也显得格外清新。小区楼与楼间牵起的“蜘蛛网线”被清理和重新合理布线,规划建设了垃圾分类亭……见证小区由旧翻新的居民冉隆发说:“改造后,车辆停放有序,小区环境也干净整洁了。”
市人大常委会还分别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生态畜牧业发展及畜禽产品加工、旅游景区联动发展工作报告,加强经济工作监督,推动发展绿色生产力,提升绿色竞争力。
助力绿色惠民 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用行动诠释“绿色惠民”,解忧百姓“身边事”。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化解工作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点。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情况的报告,对市人民政府化解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市人民政府化解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按照《贵州省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专项规划(2022—2025年)》要求,碧江区到2024年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90%以上,到2025年全面消除大班额并不断巩固,请问碧江区围绕以上目标,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大班额化解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高鸿率先提问。
“碧江区作为铜仁主城区,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据2022年7月统计,碧江区共有大班额294个,截至2023年9月,已化解大班额181个,还剩113个。”碧江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回答,2024和2025年,碧江区将实施铜仁市第七中学(桐达山韵校区)、铜仁市第十七小学(熊家屯)、铜仁市第三中学综合楼、铜仁市第十二小学改扩建、铜仁市第十三小学(南岳清水湾)改扩建等工程项目。
“请问市财政局,在义务教育大班额化解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教育专项资金预算执行以支持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化解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凡军询问。
“近年来,市财政局切实发挥统筹调控作用,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补助资金,强化资金使用监管,持续支持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化解工作。”市财政局负责人回答。
参加专题询问的其他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也紧紧围绕如何落实中心城区教育配套政策、推动校际之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行为等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询问,应询人直面问题、实事求是进行回答。
2个小时询问会,一问一答间,大家共同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谋划策,彰显了担当作为。
市人大常委会还推动加快补齐养老、药品安全、乡村振兴、粮食安全、民族工作等短板,努力为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生活。
助力执法司法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人大对司法领域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是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的客观要求。
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对审判、检察机关的监督,着力构建紧实闭合的“监督链”,增强监督的刚性和力度。
2023年5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市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进行专项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德江县、印江自治县,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卷宗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市检察系统开展行政检察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针对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存在问题,调研组提出做深做实行政检察监督、提高行政检察监督水平、增强行政检察监督质效,推动检察院全面依法能动履职。
2023年8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先后赴碧江区、江口县,通过旁听庭审、实地查看基地建设、听取工作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就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深入查找问题,就审判职能发挥不够到位、外部协调联动不够顺畅、审判触角延伸不够深入等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还对市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移民局、城市综合执法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开展工作评议,听取审议市人民政府推进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监督支持部门盯紧问题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做到“办一件成一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