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您当前位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浏览信息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更新时间:2024/01/29   来源:铜仁人大    关注人数:1595

近年来,铜仁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创新立法工作方式,在基层建设立法联系点,推动立法建议来源下沉到基层群众,畅通立法民意征集“最后一公里”。以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方式扎实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打造具备民意收集、法治宣传、监督法规实施多功能耦合的立法工作阵地,有效保障群众“原汁原味”建议诉求直达立法机关,推动群众声音纳入法律法规体系。

一、规范化建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一是科学分类建。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市与立法相关的机构与单位,保证立法建议来源的全面性,设置涵盖乡镇(街道)、村级组织、县级司法部门、乡镇人民法庭、中学、律师事务所、企业7种类型的立法联系点,扩大立法建议收集渠道。并根据区域布局规划、辐射带动效应,保证全市每个区县至少有一个立法联系点。综合考虑地理特色优势、历史民族文化等因素,在全市科学设立碧江区锦江街道办事处、万山区万山镇人民政府、松桃县法院盘信人民法庭、玉屏县郭家湾村委会、江口县坝盘镇人民政府、石阡县白沙中学、印江县木黄镇人民政府、思南县司法局、贵州毅力律师事务所、沿河县晓景乡人民政府、梵净古邑集团11个立法联系点,扩大立法意见建议来源的深度与广度。二是严格规范建。印发《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要求立法联系点配备相应的办公场地和设施,明确专人担任联络员,负责立法联系点日常工作,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档案管理等内容为推动工作规范化提供制度保障。立法联系点设有立法建议收集区、普法区,将工作职责、制度等挂墙公示,有力提升立法联系点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三是融合功能建。为建立便捷的民意收集渠道、精简基层办事机构,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与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有效整合,统筹立法联系点和代表联络站工作场所、经费、人员、履职活动等,实现“点”“站”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升立法联系点工作质效、促进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江口县坝盘镇将立法联系点融入代表联络站,负责人实行坐班,法律顾问团队定期“坐诊”,将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开门立法的“议事厅”。

二、常态化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一是收集立法建议。推动各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常态化听取群众意见的平台,通过座谈会、院坝会、走访群众、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立法建议征集活动,让立法建议征求方式更加多元,覆盖人群更加广泛。2019年以来,针对人大常委会制定的8件地方性法规,各立法联系点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60余场、院坝会100余次,入户走访群众1000余户,发放回收调查问卷3000余份,梳理上报群众“原汁原味”意见建议1000余条,其中200余条意见建议被吸纳到法规中,提高了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促进地方立法接地气、听民声、聚民智。二是强化法治宣传。引导各基层立法联系点把征求立法意见建议与普法宣传结合起来,紧贴人民群众法治知识需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组织人大代表采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方式,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法治讲座。2020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宣讲100余场、惠及群众10000余人次,通过“面对面”解说法律法规内容,“点对点”讲透法规典型案例,提高群众法治意识。碧江区锦江街道组织人大代表、社区干部、片区民警等深入各社区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铜仁古城保护条例等,既在普法过程中掌握了基层群众的立法需求,又为市人大常委会修订相关法规提供了参考。松桃县盘信镇人民法庭针对辖区内苗族人口多的实际情况,明确一名懂苗语的工作人员参与立法联系点工作,通过走村进寨开展“双语双向”法治宣传、法律解读和意见征集,畅通群众与立法机关的交流宣传渠道。三是监督法规实施。引导各基层立法联系点把收集立法建议与跟踪监督法规实施结合起来,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探索推行“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联络站+法规实施”运行模式,组织人大代表听取群众对法规实施的意见建议,并梳理形成台账定期反馈至市人大常委会,以供针对性开展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助推法律法规有效贯彻实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江口县太平镇在《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实施过程中,就辖区内梵净山水资源保护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实施情况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针对性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梵净山水资源保护利用实现良性发展。

三、制度化管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一是建立指导培训制度。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指导与专项培训制度,每个立法联系点明确一名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的委员干部“一对一”联络指导,不定期到立法联系点开展走访调研,收集工作建议,指导立法联系点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并定期组织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参加立法培训班或代表培训班,不断提升工作的精准有效性。2020年以来,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到各立法联系点指导40余次,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召开立法联系点业务培训会4次,邀请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到全国各地各单位参加地方立法专题培训班4次,培训人数500余人次。二是建立经验交流制度。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之间履职信息互通互享制度,市人大常委会定期组织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参加立法经验交流、调研活动,积极对接与外地先进单位交流机会。2020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召开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座谈会4次,邀请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到上海、福州等外地先进单位交流80余人次,组织参与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的立法调研活动150余人次。三是建立考评问效制度。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准入、退出、考评制度,把立法联系点收集反馈的群众意见情况、参与立法培训情况、经验交流情况等作为年度考评内容,将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对履职情况不佳的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进行约谈并督促整改落实;多次不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调整退出,倒逼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增强责任感,更好服务地方立法工作。


Copyright 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trrdw.gov.cn 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花果山 电话:0856-5223869
黔ICP备19004555号 技术支持:铜仁市传媒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2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