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就是命令,民生就是责任。连续干旱了几十天,是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群众当初选了我们当人大代表,我们就该有‘时时不放下’的责任担当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挺身而出、全力以赴投身抗旱保民生工作。”近日,在全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座谈交流会上,思南县张家寨镇市级人大代表赵安炎同志正在与大家讨论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访民情、查旱情、抗旱灾、解民忧相关事宜。

7月以来,思南县张家寨镇持续37℃以上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9.5℃,23个村(社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缺水情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群众饮水问题。针对严峻的抗旱形势,全镇各级人大代表闻令而动、冲锋向前,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帮,全力以赴参与抗旱救灾工作,深入基地保生产,深入田间地头保民收,深入农户家中保饮水,千方百计为群众安全稳定生产生活保驾护航,用“汗水”解“民忧”解“旱情”。
“我的水缸囤上了干净水”
——送水入户解民渴、保民生
“村民们注意了,镇里消防车给村里送水来了,请大家准备好储水工具,有劳动力的拿着水桶自己去提。”笔者走进井岗村,镇人大代表安未正用村委会喇叭一遍一遍地喊着,随后部分村民拿着取水工具闻讯而来。

据悉,该镇的人大代表们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采取找水、送水、节水“三举措”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当天,组织近10余名代表收集统筹群众送水需求,对接送水点位,送水近100吨,保障了500余名群众饮用水需求。
“大爷,您老给我带路,我们给您送去。”针对行动不便、半劳动力的老年人,各级代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组团式帮助群众送水进家门,让行动困难的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解决村民用水的“燃眉之急”。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大热天来为我送水,儿子儿媳都出去了,我的水缸终于囤上了干净水。”82岁的村民冉茂娥感动地说到。
“大叔,平时上坡要多喝水、多休息、防中暑。”“大姐,到基地去最好自己带水去,别随便喝坡上的水。”为了提升村民防暑避灾能力,代表们纷纷进村串户科学引导村民注意饮水安全,助力村民树立抗旱救灾的信心,将天气预报信息、旱情监测分析、抗旱动态宣传到千家万户,并针对性制定防旱抗旱措施,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截至目前,代表们参与防旱救灾宣传300余人次。
“水来了,我的稻谷又有了活的希望。”近日,望着自家的稻田正在享受“久旱遇甘露”,塘坝村村民兰林芳脸上终于不再“板着脸”。
眼下,正值稻谷扬花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但受高温天气的影响,塘坝村农业生产经受着严峻考验。农业产业缺水急得村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张家寨镇县级人大代表罗坤更是急得睡不好觉。

“旱情就是命令,针对稻田缺水的问题,我们要深入到田间地头,想方设法为村民找水,采取引水灌溉、抽水灌溉、调水灌溉、滴灌灌溉等措施抗旱,尽最大努力让农作物受灾面积减小。”罗坤告诉笔者,经过持续三周的努力,终于帮助部分久旱农田告别了“水荒”,村民兰林芳也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大家还是不能松劲,抗旱任务还很艰巨。”连日来,在烈日的炙烤下,县级人大代表罗坤坚持每天带着至少5名人大代表到各产业基地和种植户家中了解群众的需求以及受灾情况,及时解决农业产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感谢咱们的代表,代表们真是尽心尽力,关键时刻值得我们依靠。”村民许文兵激动地说:“这样的代表我们没有选错。”
据悉,张家寨镇积极动员组织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争当用水协调员、节水宣传员、抗灾战斗员、突击志愿者,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披荆斩棘,及时解老百姓“忧”,解干旱农田菜地“渴”,彰显了人大代表的担当和作为。
“感谢代表们帮我送水来,还帮助我找水源引水,我这80余头牛的饮水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也提升了我安心创业的信心。”笔者来到张家寨镇双赢养牛基地,只见养牛场负责人严易强正在喂牛,当谈及牛场是否受干旱影响,他告诉笔者,幸好有镇里的人大代表们帮他找到了新的水源点,协助将水源引到了养牛场内,解决了肉牛饮水的“燃眉之急”,目前养殖场80余头肉牛饮水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

据悉,张家寨镇畜牧产业不断壮大,全镇发展温氏生猪代养场36栋,累计投入资金2880余万元,年出栏生猪43000余头,产值1.3亿元,成为全县生猪养殖“排头兵”;建成肉牛产业发展专业村1个,肉牛存栏3700余头。

“全密闭的畜舍禽舍要保证湿帘,风机正常运行,才能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开放和半开放的舍内要加装喷淋设施,用地下井水对家畜家禽进行喷淋,并架设大功率风扇通风,才有助于舍内蒸发散热。”为避免酷暑导致家畜家禽等动物热应激综合征的发生,张家寨镇人大代表们不顾高温酷暑,进村入户对畜舍禽舍采取措施进行物理降温,对养殖户开展防护知识宣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全力以赴把畜牧业受干旱影响程度降到了最低。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