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思南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盼所愿,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盯民生工程,精心部署专题询问议题,有力推动民生项目落地见效,充分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坚持广纳建言,“问前”精选专题议题
为提高专题询问工作实效,找准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议题事项。在确定2022年度专题询问议题前,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调研组深入部门、乡镇、企业等一线开展实地调研,结合代表“双联”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联系群众广泛务实的优势,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反映民意,积极吸纳代表建议,保障群众的参与权。通过深入调研归纳形成了20条“议题建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研究讨论,一致认为思南县城新区连接路至2016年动工以来,因资金等多方面原因多次停工,至今年3月底只完成工程量的50%,在群众中反响强烈。作为思南交通和教育的“聚焦点”,该项目是思南教育园区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贵州省思南中学、思源实验学校、万里中学等7000余师生的“通学路”,也是新区群众和思林乡等上万名群众“通城路”,更是连接新老城区的“生命线”,是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近年来普遍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2022年5月,思南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城新区连接路(双塘至新思中道路)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的决定,这发挥了人大代表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民代言的作用,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坚持问题导向,“问中”调动各方力量
为规范开展专题询问工作,增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召开主任会议研究制定了专题询问工作方案,明确了专题询问步骤及时间节点。思南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听取代表意见,今年8月和10月先后两次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到项目施工现场开展专题询问调研,常委会主要领导、分管联系领导多次到项目施工现场暗访,就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县政府、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充分调动参建各方积极性,以此监督推动项目工程进度,为询问工作落实见效奠定了基础。在专题询问调研整个过程中,邀请县主流媒体参加,及时对调研情况和项目工程进度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切实做到了代人民发声、替人民发问、受人民监督。在项目施工现场开展专题询问时,人大代表以调研中发现存在问题为导向,结合自身领域提出1-2个询问题目,县人大环资委反复筛选共梳理22个专题询问的问题,函告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作好应询准备,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到“人民之问”中。
坚持跟踪监督,“问后” 应询落实见效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解决问题,达到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在12月9日专题询问应答会议上,县人民政府全面回答了项目工程施工的有关情况。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就项目施工、资金筹集、安全管理、农民工工资支付、矛盾纠纷调处等有关问题,展开了“一问一答”式询问。“目前项目工期是如何安排的,预计什么时候能够全面建成,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多少,临近年关是否存在不稳定因素”,请县人民政府及项目业主回答。“将抢抓工期进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快速推进项目建设,预计2023年1月20日前完成左幅全线水稳层铺设,达到通车条件,确保2023年3月全面建成通车。目前该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就信访维稳,已建立民工工资保障体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等等问题,在应询会上,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项目业主、施工方、监理方先后回答了常委会成员和人大代表的现场询问。
通过专题询问,促成县人民政府及有关参建单位克服一切困难,从2022年5月全面复工,仅用6个多月完成了剩余工程量的60%,目前工程进展较快,预计到2023年3月将全面建成通车,成效取得来之不易,最终专题询问应答情况测评,获得了满意结果。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