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抓部署、定标准,细方法、强步骤,全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推动各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精准部署施策,让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由“大目标”变成“小步骤”。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定标结合,及时下发《铜仁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提升年、推进年、巩固年”三年行动规划蓝图,确保100%的党支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坚持分类定标,围绕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队伍、基本保障“五个基本”要求,针对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14个领域制定标准项目清单,实现党支部工作有章可循、循之合理;坚持步骤统一与动作创新相结合,明确“建立台账、制定计划、对标建设、考核认定”四个步骤,保证按时验收、保质达标,同时鼓励各级党组织在坚持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制度执行、任务落实、保障配套五个方面,结合实际坚持改革创新,探索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铜仁新经验;坚持轮训辅导与从严验收相结合,对列入达标计划的党支部进行辅导培训,确保达标创建的党支部相关责任人明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什么、怎么抓,坚持从严验收,按照“支部自评、上级评定、审核验收、备案管理”的要求,确保“五个规范化”标准不降低、任务落实不漏项。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达标党支部6919个,占总任务数的92%。
抓好示范带动,让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由“个别优”到“整体强”。在推动全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整体推进过程中,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树先进带后进”的方式,充分发挥以点促面,点上开花、面上推进的作用。用好联系指导制度促先进,通过农村党建领域构建“1+1”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推动全市30个先进村结对帮扶沿河自治县30个贫困村,先集中带动一批普通党支部打造成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市党支部形成争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建立动态管理制度抓后进,坚持分级负责,采取党支部自评申报、上级党组织对标验收的方式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台账,市委组织部分领域、分层次在验收达标的党支部中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复核,对示范党支部未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作用的,要研究示范认定命名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全覆盖,通过全面总结、深度报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的经验做法,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典型,汇编《铜仁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收录典型案例50个,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市形成示范引领的深刻影响。截至目前,全市命名授牌市级示范党支部100个,碧江区河西街道广场社区党支部等15个党支部被授牌为省级示范党支部。
聚焦长效机制,让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由“短期验收”到“长期有效”。建立好党员队伍,按照“线上+线下”双向学习模式,对全市党员干部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教育培训常态化,有效提高全市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同时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发展党员向青年、高知识群体倾斜,在农村激发党员参与党内组织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建好建强基层党员队伍,为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2018年以来,全市新发展党员11621人;整顿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查摆整顿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回头看”,坚持应纳尽纳、应整尽整,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全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完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长效机制,确保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常态化长效化;巩固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2021年印发《关于扎实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用好“联系推动一批、先进带动一批、巩固提升一批”的“三个一批”制度,及时对上年度达标党支部进行“回头看”,让先进有压力、中间有活力、后进有动力,让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度成果,使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张馨月 帅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