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仁市万山区人大按照党中央对加强人大工作新要求,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创新方法,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代表联络站(室)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工作常态化、网络一体化“四化”建设,努力搭建起人大代表“连心桥”,畅通了代表依法履职渠道,激发了代表履职激情,推动了人大代表工作与时俱进。
夯基础,实现站点建设标准化
2019年来,万山区11个乡镇(街道)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统筹兼顾,务实管用”的原则,全部完成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任务,各站均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配有必要的办公设施,站内各项规章制度和代表接待流程规范上墙,站外墙统一悬挂人大代表联络站标牌。建立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代表述职评议制度、代表批评意见建议办理制度、代表评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部门工作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履职登记制度等系列制度。
同时,完善联络站(室)“一册六簿”工作台账,包括代表名册、联络站(室)会议记录簿、代表活动记实簿、来信来访登记簿、代表建议办理登记簿、代表为民办好事实事登记簿、代表联系选民登记簿。各站配有站长1名、副站长1名,成立议事协调小组,并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义务咨询员队伍,负责在代表接待选民与群众时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目前,万山已累计投入代表联络站室建设资金150余万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0余项,代表站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搭建履职平台,让代表联络站成为人大代表学习之家、履职之所、活动之地、凝心之寓。
强培训,确保日常管理规范化
2019年8月,万山召开全区代表联络站工作推进交流会,采取集中培训、经验介绍、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进行业务再培训、水平再提升,进一步规范明确了人大代表自身的责任、接待的原则、工作的流程、问题的转办途径。
一是规范学习交流。多形式组织代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交流个人思想和履职体会。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交流不少于4次,代表参与率不低于60%。
二是规范组织活动。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监督和宣传活动。每季度组织活动不少于1次,站(室)内代表每人每年进站(室)活动不少于2次。
三是规范接待选民。每月至少安排1次代表接待选民活动。各级领导干部代表要带头进站(室)接待选民,每次接待活动提前3天向选民公示,告知具体的接待时间和地点。坚持代表佩证接待,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站(室)内代表每人每年至少参加1次接待选民活动。
四是规范处理意见。每次接待活动要认真做好记录,定期进行反馈。对于选民提出的意见,能够即时答复或者咨询有关部门后可以即时答复的事项,遵循“谁接待、谁答复”的原则,应当即时答复。对于不能即时答复的问题,经梳理审核逐级上报。建议提交后,人大代表要跟踪监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五是规范述职评议。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室),每年底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接受选民评议。人大代表围绕一年来参加人代会、参与视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为民办实事等履职情况向选民述职,并由选民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布,主动接受选区选民监督。各站按照工作计划,实时跟进落实情况,实行代表接待情况月报、季报制度,定期将代表接待情况、接待群众人次、接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进行统计,使各站工作逐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抓实效,围绕中心工作常态化
各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结合辖区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进村(居)、进社区(企业),认真开展了“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接访活动。积极组织代表利用专业技术特长,到社区村居企业进行义诊、法律咨询、司法调解、政策解答等便民服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代表接待活动的内容,实现“四项目标”:
一是拓宽了代表履职的平台。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立,使人大工作开展有了自己的场所,进一步拓宽了代表活动的平台,使基层人大工作实现了活动“有计划、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保障”。
二是丰富了代表履职的内涵。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立,不仅丰富了代表履职的内涵,更为人大代表活动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代表充分联系群众开辟了通道。
三是畅通了联系选民的渠道。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条战线、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尤其是区、乡两级代表,由选民直接产生,为人民群众代言。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代表的职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了代表作用的发挥,使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的窗口和平台。
四是促进了代表作用的发挥。各乡镇、街道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紧贴区委工作中心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均能看到人大代表的身影,使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实现了全区11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选民工作场所、人员、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建设要求。据统计,全区7个乡镇、4个街道共参与接待选民的代表516人,接待选民1200余人次,受理问题500多件,转办问题200余件,解决问题450余件,办结率90%以上。
重融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万山人大坚持系统建设、动态管理、严格考评,推行“实体站”与“网上站”建设相结合,着力推进乡镇(街道)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在完善代表“实体站”基础上,着力抓好代表网上接待工作,定期对代表联络站网页信息进行更新维护。区、乡均要设立“信息管理员”,主要负责日常网站的维护和信息的收集、管理和转交转办。在将网下接待工作中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处理的结果公布在网上的同时,又将网上征集到的问题建议通过网下交办给予解决,实现网上网下的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发挥融合效应。
目前,万山已初步确定万山镇和丹都街道作为代表网上站建设试运行后,在其他乡镇(街道)推广运用,逐步形成“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履行监督职能、参与管理、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通过“四化”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搭建了代表履职平台,丰富和规范了代表履职活动,提升了代表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达到实现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目的。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