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人大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突出代表主体地位,畅通代表履职渠道,组织引导全区589名各级人大代表聚焦“转型万山”“幸福万山”“法治万山”“和美万山”“绿色万山”建设,在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实践中担当作为、贡献力量。

“闭会期间我们也没有闲着,经常接到通知参加区、乡人大组织的监督活动。”区人大代表、敖寨乡中华山村支委委员刘丽华的感受。
该区人大常委会及时修改完善了常委会议事规则、调研办法、专题询问办法等工作制度,规定开展履职活动应当邀请一定比例的人大代表参与履职活动,以制度方式保障闭会期间代表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2023年,区人大常委会扩宽代表参政议政的途径,邀请基层普通代表320余人次参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活动和满意度测评,让人大各项工作都能看得见代表的影子、听得见代表的声音、发挥得了代表的作用,把人大工作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
基层人大代表为群众代言,发出的声音最接地气,也最真实。该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履职活动中,认真听取和研究吸纳基层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有效提升了人大监督质量。区委主要领导对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夜间经济发展等调研报告作出肯定性批示,转交“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办理,发挥了人大参政督政、建言献策的作用。
仁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孙跃明认为:“有组织,有平台,是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关键。”仁山街道结合社区居民白天忙于经商务工、晚上习惯于扎堆儿聊天议事的现状,依托代表联络站,每月确定一个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上半月由辖区代表约见群众,听取诉求和建议;及时梳理群众意见建议,3个工作日内转交街道办事处研究办理;下半月约见群众,对反映问题办理情况进行答复或解释,形成民生实事办理管理闭环。目前,已举办“代表有约”6期,共组织辖区代表约见社区居民320余人次,提出诉求70余件,梳理转办37件,已办理落实环境卫生治理、流浪狗管理、社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实事26件。这一经验做法被《铜仁改革交流》刊发推广,得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康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杨华祥的肯定性批示。
“履职渠道宽了,我们履职也更有激情了。”万山辖区的人大代表们普遍发出这样的感慨。
全区各级代表在万山高质量转型、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中勇担当、善作为,涌现出一批优秀代表典型。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旺家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何英,从一名搬迁群众成长为社区“管家”,开创“英姐来帮忙”工作室,为搬迁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23年8月在中央党校培训期间,以视频连线方式给全国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上了一堂“党建引领推进‘四安家园’建设”的专题党课,实时收看人数达11.7万人,引起强烈反响。区人大代表杨元桃带头发展大棚蔬菜产业,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200万元,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先进事迹在央视播出,今年9月被评为“新时代的贵州人”称号。敖寨乡人大代表,瓮背村支部书记、主任杨慧,自大学毕业后一直扎根在村里,用脚步丈量民生,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事迹深受当地群众称赞。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