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丹都街道人大工委不断强化人大代表阵地建设,持续完善代表联络站规范运行机制,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室建设管理,拓宽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积极探索“四小四大”工作法,致力打造“最有烟火气”社区治理,助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以“小机制”谋划“大格局”。一是完善街道(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及制度,实现“一村(社区)一代表”区域全覆盖,采取“1+9+N”模式发挥代表联络站联系群众“连心桥”作用,为及时收集与回应基层群众合理诉求,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已收集62条诉求,已办理58条,4条正在办理。二是坚持人大基本工作制度。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人大工委工作,听取人大工委工作汇报10余次,结合街道发展实际,提交代表议案与建议50余条。依托“一周一次进站接访、一月一次入户走访、一季度一次培训学习、一年一次为民办实事”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接访群众150余次,入户走访400余次,培训学习20余次,集中观摩5次,为群众协调矛盾纠纷50余次,推进修建公厕、推荐就业等实事60余次。
以“小阵地”带动“大服务”。一是创新探索以民主路、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惠民生的“五民”理念高标准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社情民意“收集室”、为民办事“连心室”、政策咨询“宣传室”、民智转化“议事室”、代表履职“充电室”,形成辖区人大代表“进站”可为、“驻站”能为、“出站”有为的浓厚氛围,助推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二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打造人大代表志愿服务联络点,面对面、点对点了解群众需求,形成为民实事清单,依托群众“点单”、中心“供单”、党组织“派单”、人大代表“接单”、群众“评单”的“五单机制”常态化开展“为民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目前,人大代表已接60余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
以“小智慧”激发“大潜能”。一是打造“最有烟火气”的便民市场。为有效解决流动摊贩环境占道经营、管理秩序混乱问题,街道变堵为疏,规范流动摊贩,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调研,建议在各个社区人流集中区域划线设置便民市场,引导流动商贩在限定区域内规范经营,既让环境整洁有序,又解决了辖区居民就近购物的难题,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满了“人情味”。目前已搭建便民市场4个。二是创新推出“红色美丽楼栋”评比活动。将“红色美丽楼栋”建设作为基层治理与文明创建的“切入口”与“突破口”,以楼栋为单元,人大代表、社区干部根据楼栋文化栏、群众满意度、楼栋治理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每月评出一栋居民楼作为“红色最美楼栋”,授予“红色最美楼栋”流动红旗,潜移默化地引导辖区群众增强美化家园意识,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红色美丽楼栋”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畅通小区治理“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开展“红色美丽楼栋”评选4期,评选“最美楼栋长”5名。
以“小积分”赢得“大提升”。一是以搭建“爱心积分超市”为契机,鼓励楼栋群众“以德换得”累积积分,通过“积分”给予该楼栋每一住户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目前,辖区5个搬迁社区“积分超市”实现全覆盖,累计发放积分174300余分,累计兑换积分134800余分。二是积极参与“党建聚合力·圆梦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人大代表入户走访,收集困难群体、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微心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弱势群体实现,为其点亮“心愿”,用行动温暖民心,助推代表履职能力见行见效。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