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阡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检察院创新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贯通路径,通过搭平台、建机制、提质效,推动“人大+检察”监督工作耦合发力、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办理衔接转化,实现“1+1>2”的叠加监督效果。2024年以来,全县“人大+检察”监督工作室的建议办理面商率、代表满意率均实现100%。
健全贯通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常委会评议工作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和民意收集、办理、反馈等贯通监督机制,夯实监督制度保障。明确检察官定期参与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的走访、调研、视察等活动,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刑事和解、旁听庭审、案件评查等办案活动。明确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作为联合监督重点。建立衔接转化、督促落实和定期通报工作制度,规范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的工作范围、办理流程,推动实现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双向奔赴”。截至目前,完成代表建议有效转化8件,检察建议转化4件。
搭建贯通监督平台。在县人大监察司法委和县人民检察院建立贯通监督工作机构,依托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络点,整合利用检察资源,在县人民检察院、中坝街道等地方分别建立“人大+检察”监督工作室,选派县乡人大代表、检察官进驻监督工作室,建立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联席会商制度,每季度总结回顾监督工作推进情况,及时研究监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梳理分析症结,研讨下步重点监督事项,推动议定事项落到实处。通过每月10日选民接待日、“政务微服务·代表来帮助”二维码等途径收集意见建议,填写《意见建议收集表》,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汇总、梳理,实行分类办理、共同跟进。截至目前,累计收集监督事项11个、办理落实监督事项9个。
强化贯通监督实效。充分利用“微石阡人大”“政务微服务·代表来帮助”公众号,衔接“云上检察”网上平台,设置检察法律监督指南,拓展为民渠道、延伸监督触角,有效破解群众监督、代表说理、检察释法之间的时间壁垒。同时,线下利用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络点,县人大代表和检察官定期进站共同接待群众,开展法治宣传、调解社会矛盾、助企纾难解困。采取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工作评议、建议办理等形式,按照“一月一梳理、一月一研判”,对行政部门在依法履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靶向跟踪监督,对整改落实效果不佳、建议意见办理不好的部门,县人民检察院向相应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责成限期整改落实,并列入下一年度县人大常委会评议的重点部门。截至目前,县检察机关共制发检察建议书40件,推动整改问题50余个。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