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所需 民生所系 监督所至
——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综述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8个,开展执法检查5次、组织代表视察4次,开展专题询问和工作评议……
一项项工作,是市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清晰印记。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助力“四新”“四化”跑出“加速度”
推动高质量发展,主目标是“四新”,主抓手是“四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铜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围绕全市中心大局,继续推行“四化”监督“4+N”模式,持续增强人大监督的准度、深度、力度,以高质量监督助力“四新”“四化”跑出“加速度”。
聚焦新型工业化,听取和审议关于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对市大数据局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开展工作评议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从算力、赋能、产业发力,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平台经济发展、大数据融合应用、数字化治理、数字生态“五个示范”,不断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聚焦新型城镇化,听取和审议关于全市城镇污水处理情况的报告,开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情况集中视察,听取全市城镇“四改”工作推进情况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报告,推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理顺行业主管部门与污水处理企业的关系,实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聚焦农业现代化,听取和审议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开展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及运营情况专题调研,推动夯实产业基础、强化要素保障、健全产销体系,将铜仁的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聚焦旅游产业化,听取和审议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报告,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主体培育不断加强、文化内涵深入彰显、旅游业态多样丰富,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以点带面、以面促全,市人大常委会“四化”监督“4+N”模式越来越精准、实效越来越明显。
护航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是人大监督的重要方面。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强人大财经监督作为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稳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财政预决算审查、经济运行等监督,助力经济安全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强化预算审查监督,管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在常态化做好计划、预算监督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要求,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首次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全面了解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督促落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各项决策部署,推动政府加强债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更好发挥政府债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为人民群众守好“家底子”。听取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详细掌握我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情况,并针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成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推动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强化风险防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监督问效,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与审计监督的专业性有机结合,听取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听取3个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单位整改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表决,推动审计查出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维护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听取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报告,对全市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政策环境打造、社会环境营造、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以优化营商“软”环境,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持续擦亮“贵人服务·一视铜仁”品牌。
绘就可持续发展生态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全市绿水青山保护重点内容,以监督实效助推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绿色成为铜仁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审议意见,转交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组织调研组赴碧江、思南、德江等地,通过实地查看、暗访、交流访谈等方式,开展专题调研,并以常委会联组会议方式对农村人居环境“两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从加强统筹谋划、提升资金保障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工作联动效能,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群众主体意识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高质量发展集中视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情况进行视察,与省人大联动开展2024年贵州环保行活动,全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助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
加强对铜仁市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开展《铜仁市锦江干流大江沿岸建设管理条例》《铜仁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紧盯锦江流域保护和中心城区山体保护的关键问题,深入查找法规实施中存在的短板,形成执法检查报告,提出具体的实施情况问题清单交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开展执法检查“回头看”,听取关于《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实现监督“闭环”。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落实、问题整改的有力武器。听取审议市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报告,推动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从职能发挥、协作配合上发力,进一步抓实监督办案、强化协作配合、夯实基层基础,切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助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要事,就是人大监督的重点关键。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民生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建设省级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目标,对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开展工作评议,针对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宣传、传承和培训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在组织保障、体系建设、服务能力方面取得新成效。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市人大常委会将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放在监督工作重要位置,对全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对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开展工作评议,重点围绕民办学校规划布局、分类管理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和监管政策,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保障民办教育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审议残疾人服务保障工作情况报告和司法鉴定工作情况报告,提出进一步提升预防残疾与助残意识、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残疾评定准确性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残疾人群体增进民生福祉,让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市人大常委会还对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消防“一法一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开展涉侨“一法两办法两条例”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开展工作评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市人大常委会一年来的监督工作推动了法律法规贯彻实施,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增进了人民福祉,彰显了依法监督的“铜仁力度”。启航新征程,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