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石阡相城大道,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伫立在道路两旁,为过往的车辆和人群点亮前行的路。这是石阡县人大推动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案的一个缩影。
如何让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石阡县人大坚持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人民利益、实现人民期盼、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载体,突出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结果导向,确保把民生实事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在一线调研中找准问题
高质量的代表建议,往往是人大代表走近选民,倾听民心,认真调研,寻找症结,深度思考后的履职成果,也是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人民群众关心的堵点痛点难点,就是人大代表履职关注的重点。从石阡北至城北社区这5公里的路段中,有7个自然村和社区,在这一段距离中,居住着8000余名居民,且以老年人、小孩这一类老弱群体居多,该路段也是平阳社区进出县城中心区域的唯一道路。因距城中心较远且沿途路灯一直未得到安装,每到晚上周边居民散步或者车辆行驶,周围都是黑漆一片,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长期困扰居民安全出行。
石阡县人大代表罗小勇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他多次走访社区居民及有关部门专业人员,了解掌握相城大道晚上车辆行走和居民出行的有关情况,在石阡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完善相城大道路灯的建议》。罗小勇代表提交的建议,被石阡县人大列为主任会议重点督办件之一。2024年5月,石阡县人大组织专委会成员、人大代表对该建议开展视察,人大常委会主任多次组织县住建局、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协调推进办理吴小勇代表提出的建议。2024年11月18日,相城大道路灯全面点亮。
近年来,石阡县人大高度重视高质量代表建议的提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多渠道组织人大代表学习履职知识,掌握撰写建议的方法;石阡五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和专业优势,坚持深入调研、倾听民意、广纳民策,确保提出的代表建议高质量、体现民意,真正将“民生所系”转化为人大“履职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鞠华国了解到困牛山片区孩子读书难的问题,多次与当地村民沟通交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设困牛山红军学校的建议》得到教育部的关心关注,在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的倾力支持下,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设红军小学,于2024年9月1日正式建成使用。
中坝至国荣扶贫公路因资金短缺已停工三年之久,省人大代表夏宽忠多次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快速推进石阡中坝至国荣至扶贫公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议》得到省人大的高度重视,组织省交通运输厅等重点部门现场督办,投入资金5072万元推进项目后续建设,目前,中坝至国荣9.976公里已全部完工。
市人大代表文静发现石阡肉牛价格持续下滑,老百姓收入下降,对全县的养殖户带来严重影响,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在铜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实施肉牛价格指数保险的建议》,市人民政府收到建议后,成立工作专班,拿出有力措施,并印发《关于做好铜仁市2024—2026年政策性农业性保险服务工作的通知》,让肉牛价格指数保险在石阡得到完全实施。
在建议督办中倾尽全力
代表建议代表人民,反映了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也是助推“一府一委两院”履职尽责的“加速器”。
近年来,石阡县人大常委会持续聚焦百姓反映强烈、关注度高的民生问题,加强代表建议办理的督办工作。坚持分管领导牵头督办制,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建议领衔代表和相关委室深入实地调研,细心听取代表意见,及时听取部门汇报,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及时提出具体督办意见,实现办理前、办理中到办理后的全程督办,倾力做好代表建议办理的“后半篇文章”,促使一批关乎百姓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于加快第三初中建设进度的建议》,在推进过程中因资金短缺导致进度缓慢,为了加快进度,确保学生按时入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宽忠领衔督办,反复组织相关部门现场督导,合理有序地安排项目实施,确保第三初中在2024年9月得以正常开学。
《关于在第二小学门口建设人行天桥的建议》涉及交通安全、学生上学等民生问题,一经提出就备受群众关心关注,因选址、拆迁等问题迟迟得不到实施,县人大常委会全程督办,理清工作思路,帮助做群众工作,确保了人行天桥的修建按期完成,解决了该路段交通拥堵、学生安全等诸多问题。
在直面问题中落地落实
代表建议传递着人民的呼声、凝聚着人民的期盼,办理好代表建议是历届石阡县人大常委会的一个“重头戏”。
县人民政府及政府组成部门是办理代表建议的主力军,对建议办理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议办理工作的成效。石阡县人大对推动滞后的代表建议逐个剖析原因,发现仍有潜力可挖。针对这一情况,县人大在不同层面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要求部门负责人要到代表家中面对面沟通、面对面答复,以此推动相关部门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投入、更实的举措办理好代表建议。
县人民政府和各承办单位按照代表建议办理相关要求,坚持与人大代表见面协商机制,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做到办理前摸清情况,办理中征求意见,办理后通报结果,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倾听人民呼声、服务人民群众、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使代表建议办理的过程成为联系群众的过程。
“对于我提交的‘关于续建石阡县大石头过困牛山至宴明公路改造工程(一期工程)大石头至龙塘集镇公路建设的建议’,县人大及相关部门组织我们人大代表多次到现场视察,多方听取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很快得到解决,在9月份就上门进行了面对面答复。”县人大代表杨昌会高兴地说。
石阡县人大推出的与人大代表见面协商机制新措施,目前取得了积极效果,代表建议的问题解决率、代表满意率比过去都有新提高。2024年,县人大代表提出的134件建议,答复率为100%,办结率45.8%,满意率94%,为近年新高。
在完善机制中推动发展
代表建议的办理关乎民生,反映民情,石阡县人大充分认识和把握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人大工作基本盘,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完善了代表议案建议交办督办工作机制,修订了《石阡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办理管理办法》,切实明确了办理要求,落实了办理责任,抓好了跟踪落实,对办理进度慢、效果不明显的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跟踪督办,实行台账式管理。
为确保代表提出的建议更贴民心民情,更具针对性,石阡县人大不断探索新举措,改变了驻阡人大代表“自行调研、自行确定内容”提交代表建议的做法,印发了《关于征集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素材内容的通知》《关于对拟向全国、省、市人代会提交的代表建议开展专题调研的通知》,按照“抢政策机遇、补民生短板”的理念,紧扣县委工作部署和民生需求实际,确定代表建议议题,由常委会班子成员牵头,组织相关人大代表对代表建议开展深入的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对代表建议实行“人大代表集中调研、主任会议集中审核”,将质量高、针对性强的代表建议向全国、省、市人代会提交。
石阡县人大还组织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检查,明确由常委会班子成员牵头,各委室具体负责,重点对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所提出的134条代表建议中列入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建议进行跟踪督办,督促县人民政府及相关承办单位兑现承诺,尽快解决和落实建议所提出的问题,及时成果转化,促进办理工作不断深化和办理实效提升,努力让代表满意,使群众受益,促进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关于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费纳入医保的建议》《关于支持石阡县烈士陵园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在坪地场乡集镇和集中村寨区域建设污水排放处理系统的建议》《关于对龙地坝河堤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建议》……一件件代表建议“落地开花”,惠及民生,促进发展。高质量的建议,倾力倾为的督办,面对面的协商,产生了1+1>2的效果。
“紧盯代表建议的提出、督办,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石阡县人大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石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宽忠如是说。(黄英)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