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您当前位置: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浏览信息
玉屏:“人大+检察”联合建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新机制
更新时间:2024/03/26   来源:玉屏人大    关注人数:653

2024年3月5日,玉屏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正式发布《关于建立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共同保护县域国家地理标志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通过创新监督机制,加强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自2014年起,“玉屏茶油”、“玉屏黄桃”、“郭家湾贡米”等玉屏特色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然而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玉屏地理标志品牌的声誉。为此,县人大常委会与检察院决定联手,建立一套贯通协调的监督机制,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宝贵财富。

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机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工作安排及要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在工作机构方面,成立了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洪斌担任组长的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贯通协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人大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由陈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

方案提出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包括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工作相互衔接转化机制、联合监督工作机制以及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双向监督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旨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监督互补,共同提升县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在工作安排及要求方面,方案明确了规划审批、组织实施、自查和总结四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从2024年2月底的改革计划草案上报审批,到3月至10月的具体实施步骤,再到11月的自查和总结阶段,方案为改革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方案中提出的联合监督工作机制,将针对县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中的突出问题,由人大常委会和检察院联合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并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升监督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

此外,方案还要求各级部门要认真抓好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工作职责,推进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加强执法工作,为玉屏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这一创新举措,通过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有效打击市场上的不法行为,还能够提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价值,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方案的逐步实施,玉屏的地理标志产品将在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中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贡献更大的力量。


Copyright 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trrdw.gov.cn 铜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花果山 电话:0856-5223869
黔ICP备19004555号 技术支持:铜仁市传媒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227号